80.C解析:白秃疮好发于儿童,男多于女,部位:于头顶,枕部。形态:边界清楚的覆盖有白肩的圆形或不规则斑片,炎症轻,无异味。自觉瘙痒。患者头皮部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拔落而不疼痛,已有年余,自觉瘙痒,符合白秃疮的诊断。
81.B解析:药毒是内外因同时致病:内因:禀赋不耐;外因:感受药毒,因此治疗清热解毒应贯穿始终(药毒致病)。患者口腔、阴部黏膜糜烂有湿,当解毒利湿为主。萆薢渗湿汤为清热解毒,祛腐止痛。黄连解毒汤也是清热解毒,对本患者比较适用。
82.C解析:本病的潜伏期是2〜3周,接触传染性软疣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即可发病。以性传播者发病初起多局限于会阴、小腹、肛门、腹股沟、乳房等处,然后全身播散。损害数目多少不等,散在不融合处。皮损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半球形丘疹,中心微凹,表面有蜡样光泽,呈淡红、灰白、珍珠色或正常皮色。在软疣顶端中央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此称为“软疣小体”,这是本病的特征性损害。
83.C解析:乳疬是以男性、儿童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乳房异常发育症。分为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和儿童乳房发育异常两大类,前者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为继发性;后者见于10岁左右儿童,多为原发性。
84.D解析:略
85.B解析:略
86.B解析:略
87.B解析:状如花蕊,表面蓬松枯槁,此为寻常疣的典型表现。
88.B解析:略
89.D解析:本患者是一个石瘿的患者:甲状腺可摸到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受限,肿块固定。晚期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肿块浸润压迫症状。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直至远处转移,如肺、骨转移。“冷结节”则癌的可能性更大,当采取手术切除治疗。
90.C解析:肉瘿基本以气滞痰凝证和气阴两虚证较为常见。本患者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痩,应为气阴两虚证表现。
91.A解析:肠宁汤治疗产后血虚,小腹疼痛,按之即止,恶露量少,色淡,大便干结者。患者是产后血虚者。
92.D解析:带下病湿热下注证以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泡沫状,有臭味,或色白如豆腐渣样,阴部瘙痒,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或厚,脉濡数为主要表现。治法为清热利湿止带。方剂用止带方。
93.C解析:略
94.B解析:胎动不安血热证以阴道少量出血,色深红或鲜红,质稠,或伴有腰酸腹痛,不喜温按,心烦少寐,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滑、脉滑数为主要表现。治宜滋阴清热,养血安胎为主,保阴煎清热凉血。
95.D解析:月经后期气滞证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小腹或者胸胁乳房胀痛,情志不舒,抑郁烦躁,舌质正常或略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疗应行滞调经。
96.C解析:经行吐衄肝经郁火证以量多,色深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胸闷胁胀,尿黄便结,月经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要表现。逆经肺肾阴虚证则量少色暗红,头晕耳鸣,两颧潮红,先期,月经量少,色鲜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患者以鼻衄为主症,应诊为经行吐衄之证,结合舌脉,为肝经郁火之证。
97.D解析: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涩少紫黯;因气虚血瘀者,气不能生血行血,故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脉沉细舌淡红;因寒致瘀者,阳气不展,故面青肢冷,脉沉紧舌暗;伤于情志者,肝郁气滞血瘀,则见胸胁胀痛,心烦郁闷,脉弦涩。治法以活血化瘀止痛。方选生化汤。
98.B解析:脾虚证表现为: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甚则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怠惰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治法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
99.A解析:患者带下量多、黏稠、色黄是有湿热之象,胸闷心烦,纳少便溏,舌淡红苔黄略腻,脉细滑是湿热内阴,治当清热利湿止带。白带增多可辨为:脾虚、肾阳虚、阴虚夹湿、湿热下注、热毒蕴结等各种证候,治疗当对证用药。
100.E解析: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主要机制是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常见分型有肾虚、气虚、血虚、血热、外伤和癥瘕伤胎等。患者孕后腰酸腹痛,胎动下坠,伴阴道少量出血,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滑,属肾虚,治宜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主之。
101.B解析:产后腹痛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有虚实之分。虚者以血虚多见,由于产后失血,冲任空虚,胞宫失养,气血运行无力,而使血流运行迟缓,滞而腹痛;实者以血瘀为主,可因肝郁气滞或受寒而致瘀血停滞胞宫,不通则痛。
102.E解析:月经先期主要由于血热气逆,经血不从冲脉下行反而上溢所致。而血之所以热,气之所以逆,又与肝经郁热、肺肾阴虚等因素有关,患者量少,色红,每于经期鼻衄,血量少、色红,潮热咳嗽,两颧潮红,咽干,口渴,舌红苔花剥,脉细数,属肺肾阴虚,治宜滋肾润肺。
103.B解析:妊娠后,面目肢体发生肿胀者,称为妊娠肿胀。患者妊娠7个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心悸气短,腰酸无力,舌淡苔薄润,脉沉细,属肾虚证。
104.E解析:略
105.C解析:根据阴道出血40天,量时多时少,近3天量极多诊断为崩漏。色淡、质稀,伴气短神疲,面浮肢肿,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故为脾虚气陷型。治法以补气升阳,止血调经。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当先用固本止崩汤,后用举元煎。
106.D解析:患儿壮热不退,气急鼻煽,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口唇发绀,胸闷腹胀,大便秘结,为肺炎喘嗽之极期的痰热闭肺证。治当釜底抽薪,通过泻大肠而达到泻肺火之目的,故宜在正确选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的基础上,再合用牛黄夺命散。
107.A解析:患儿高热烦躁,气急鼻煽,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声如拽锯,口唇发绀,属痰热咳嗽,当以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108.B解析:略
109.B解析:患儿舌上溃破,色红疼痛,进食哭闹,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属心火上炎,当以泻心导赤汤清心泻热。
110.D解析:患儿形体极度消瘦,面呈老人貌,皮包骨头,腹凹如舟,精神萎靡,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腻,属干疳。
111.A解析: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临床以阵发性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喉间哮鸣音为特征。患儿曾有咳喘反复发作病史,现在面色白,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自汗怕冷,舌淡苔薄,脉细无力,属哮喘缓解期之肺气虚弱,当以玉屏风散补肺固表。
112.B解析:患儿小便频数日久,淋沥不尽,尿液不清,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腻,属脾肾气虚,当以缩泉丸益气补肾。
113.A解析:略
114.C解析:患儿发育迟缓,坐、立、行走、牙齿的发育都迟于同龄小儿。颈项萎软,天柱骨倒,不能行走,舌淡苔薄,属肝肾不足。
115.A解析:略
116.C解析:略
117.C解析:略
118.C解析:患者唇舌爪甲苍白,毛发稀黄,精神萎靡,手足欠温,舌淡苔白,指纹淡虚象明显,当滋养肝肾。
119.B解析:略
120.C解析:小儿脾虚泻的治法为健脾益气,助运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
121.B解析:疼痛的原因有:①热。红,热,灼痛,遇冷则减,多见于阳证。②寒。不红不热,酸痛,遇热则减,多见于阴证。③风。游走不定的疼痛,变化较快。④气。攻痛无常,并与情志因素有关。⑤湿。疼痛伴有肢体沉重、凹陷性水肿、流液等,或发生于人体下部者。⑥痰。疼痛轻微或无,皮色不变,日久不消。⑦化脓。琢痛(又称鸡啄痛),浅表者可应指,多见于阳证疮疡化脓之时。⑧瘀血。刺痛、剧痛,皮色可呈褐色、青紫色,或疼痛伴有瘀血证候者,多见于血肿等。
122.D解析:疼痛的原因有:①热。红,热,灼痛,遇冷则减,多见于阳证。②寒。不红不热,酸痛,遇热则减,多见于阴证。③风。游走不定的疼痛,变化较快。④气。攻痛无常,并与情志因素有关。⑤湿。疼痛伴有肢体沉重、凹陷性水肿、流液等,或发生于人体下部者。⑥痰。疼痛轻微或无,皮色不变,日久不消。⑦化脓。琢痛(又称鸡啄痛),浅表者可应指,多见于阳证疮疡化脓之时。⑧瘀血。刺痛、剧痛,皮色可呈褐色、青紫色,或疼痛伴有瘀血证候者,多见于血肿等。
123.A解析:略
124.E解析:略
125.C解析:特殊之毒包括:虫毒、蛇毒、狂犬毒、药毒、化学毒、食物毒、疫毒等。外来伤害包括:高温、电、化学物品、放射性、寒冷、金刃损伤、跌打损伤等。
126.D解析:特殊之毒包括:虫毒、蛇毒、狂犬毒、药毒、化学毒、食物毒、疫毒等。外来伤害包括:高温、电、化学物品、放射性、寒冷、金刃损伤、跌打损伤等。
127.A解析:略
128.D解析:略
129.B解析:汪机其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汇集各家之说,在阐发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高锦庭著《疡科心得集》,将温病学说引进外科领域。陈实功《外科正宗》,详载病名,“列证最详,论治最精”,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本著作。王洪绪著《外科全生集》,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吴师机《理渝骈文》专述药物外治法,被视为中医外治的经典著作。
130.D解析:汪机其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汇集各家之说,在阐发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高锦庭著《疡科心得集》,将温病学说引进外科领域。陈实功《外科正宗》,详载病名,“列证最详,论治最精”,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本著作。王洪绪著《外科全生集》,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吴师机《理渝骈文》专述药物外治法,被视为中医外治的经典著作。
131.B解析:略
132.B解析:略
133.D解析:两地汤:生地黄、玄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温经汤: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134.B解析:两地汤:生地黄、玄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温经汤: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135.B解析:略
136.E解析:略
137.A解析:肾阳虚证:小腹冷痛空坠,喜温喜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小便频数,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沉弱;治法温肾助阳,暖宫止痛。气滞血瘀证:胸胁、乳房胀痛,喜叹息,脘腹胀满,不欲饮食,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138.B解析:肾阳虚证:小腹冷痛空坠,喜温喜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小便频数,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沉弱;治法温肾助阳,暖宫止痛。气滞血瘀证:胸胁、乳房胀痛,喜叹息,脘腹胀满,不欲饮食,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139.A解析:139题患者是肾气虚证: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治宜补益肾气调经,方用固阴煎。E多用于肾阴不足证。140题患者经乱无期,出血淋枥不尽,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是真阴不足之证,当用左归丸补阴。
140.D解析:139题患者是肾气虚证: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治宜补益肾气调经,方用固阴煎。E多用于肾阴不足证。140题患者经乱无期,出血淋枥不尽,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是真阴不足之证,当用左归丸补阴。
141.C解析:哮喘肺气虚弱证见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容易出汗,反复感冒,胃纳不香,苔薄白,脉细而无力,治宜补肺固卫。哮喘肾虚不纳证见畏寒肢冷,动则气短,面色㿠白,自汗,食少,遗尿或夜尿增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补肾固本。
142.E解析:哮喘肺气虚弱证见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容易出汗,反复感冒,胃纳不香,苔薄白,脉细而无力,治宜补肺固卫。哮喘肾虚不纳证见畏寒肢冷,动则气短,面色㿠白,自汗,食少,遗尿或夜尿增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补肾固本。
143.A解析:常见的汗证有四种。①肺卫不固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舌淡,苔薄,脉细弱。②营卫失调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③气阴亏虚证候: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汙,形体消瘦,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④湿热迫蒸证候: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色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44.B解析:常见的汗证有四种。①肺卫不固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舌淡,苔薄,脉细弱。②营卫失调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③气阴亏虚证候: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汙,形体消瘦,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④湿热迫蒸证候: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色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45.A解析:略
146.C解析:略
147.B解析:略
148.A解析:略
149.B解析:略
150.A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