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型题
1.A 分析:本病从临床主诉口痛,舌尖红,舌面多处溃烂可以推测心经有热而出现了苦恼不安,睡眠不宁的心病常见症状,渴喜冷饮,身热,面赤,大便2日未解,小便短黄等为一派实热证的表现,故推断为心火亢盛证。
2.B 分析:本证因有咳嗽,咳痰黄稠肺热之症,和发热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在表的症状,故诊断为风热犯肺证。
3.E 分析:本病有咳嗽,痰少而粘,难以咯出,咳剧时胸痛,痰中带有血丝等一派燥热之邪侵袭于肺的表现,同时具有身热恶风,脉浮数的表证之象,故可诊断为燥邪犯肺证。
4.D 分析:本病为素有痰疾,复感寒邪,多因天气骤冷,咳喘加重,寒与痰交阻于肺,出现咳喘气急,喉中痰鸣,胸膈满闷的肺病的定位症状,和咯痰清稀量多,面白形寒,四肢不温等里寒证的定性表现,故诊断为寒痰阻肺证。
5.C 分析:本证为一派脾气不足,脾失健运的表现,脾不运化水谷则见面色萎黄无华,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等症;脾不运化水湿,则见下肢轻度浮肿,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等症,故诊断为脾气虚证。
6.C 分析:脘腹痞闷,肢体困重,小便短黄,便溏不爽,呕恶纳呆,厌食油腻等为湿热蕴结于脾胃的定位症状,面目黄色鲜明,身热不扬,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等,为湿热蕴蒸的定性症状,两者结合诊断为脾胃湿热证。
7.A 分析:情志刺激,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可见胸胁、乳房胀闷痛,善太息,咽喉如梗等肝病定位症状;肝气犯胃,胃气不降,则见食欲不振,纳食减少,故诊断为肝气郁结证。
8.D 分析:过食生冷,损伤脾胃,寒湿内盛,中阳困阻,则导致脾失健运的腹泻,泻泄清稀如水样,和乏力身重,舌苔白腻,脉缓等寒湿偏盛的症状,故诊断为寒湿困脾证。
(三)B1型题
1.E 分析:心气虚证的临床表现可见心悸怔忡、胸闷等心病的定位症状和气短、舌淡、脉虚等气虚症状。
2.A 分析:心阳虚证以心气虚的心悸怔忡、气短症状和形寒肢冷、心痛等寒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3.E 分析:因为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以及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是心脉痹阻证的主要辨证依据。
4.B 分析:因为心阳虚证是以心阳虚衰,虚寒内生为主要病机,故见心悸或怔忡,气短、自汗、脉弱或结代等症状。
5.C 分析:肺肾阴虚证以肺肾不足的咳嗽痰中带血,盗汗,遗精,及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的虚热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6.D 分析:燥邪犯肺证由燥邪袭肺,肺卫受伤出现的发热恶风、咳血症状,和干燥少津的口鼻唇干、痰少而粘症状并见为诊断依据。
7.C 分析:形寒肢冷,面白神疲,脉沉迟无力等症均为虚寒之表现,而黎明泄泻,为肾阳不足之症,面白神疲又可见之于脾阳虚,故诊断为脾肾阳虚证。
8.A 分析:泻下清稀,甚如水样,脘腹痞闷,呕恶,苔白腻等症为脾运失健和寒湿阻于脾胃的症状,故诊断为寒湿困脾证。
9.D 分析:胃气壅滞,和降失常,会出现便秘,脘腹痞满疼痛,得矢气则减之特征,脉弦为有积滞之脉象,故诊断为胃腑气滞证。
10.E 分析:便秘,渴饮,舌红苔黄等症为一派实火内炽的热证之象,与胃脘灼痛症状并见,故诊断为胃热证。
11.E 分析:少气乏力,食少,舌淡为脾气虚之表现,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为心气虚的症状,故此病症为心脾两虚证。
12.B 分析:眩晕,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行走飘浮等症皆为肝阳上亢之表现,腰酸,舌红少苔又为肾阴不足之表现,故此证应为肾阴不足,不能制约肝阳,而导致的肝阳上亢证。
13.D 分析:临房早泄,腰耳鸣为肾阴虚之象,心烦多梦为心阳偏亢,盗汗,脉细数为阴虚之表现,故诊断为肾阴不足,心火偏亢的心肾不交证。
14.C 分析:临房早泄,腰耳鸣为肾虚的表现,与面白神疲,形寒肢冷的寒象并见,故属肾阳虚证。
15.B 分析:胆郁痰扰证以痰热内扰,胆气郁滞不畅为主要病机。以惊悸心烦失眠、眩晕、舌苔黄腻为辨证依据。具有胆怯易惊,或惊悸不宁、胸胁闷胀等胆病定位症状。
16.D 分析:肾阴亏虚证以肾阴亏虚,虚热内生为主要病机。以肾的常见症状和虚热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遗精盗汗,舌红少苔为典型的肾阴虚之表现。
17.B 分析:因为胃阳虚证是以胃阳不足,失于和调为主要病机,故见胃脘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食少脘痞诸症。
18.D 分析:因为胃热(火)证是以火热炽盛,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故见胃脘灼痛,消谷善饥,口臭,齿龈红肿溃烂,口渴喜冷饮等症。
19.A 分析:因为心肺气虚证是以心肺之气不足,两脏的功能减退为主要病机,因而该证以心气不足,鼓动无力的心悸,以及肺气不足,咳喘无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20.B 分析:因为心脾两虚证是以心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故该证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的心悸失眠,以及脾气虚,运化无力的纳差、腹胀、便溏等为其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