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血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逐瘀止崩汤或将军斩关散。
6.清热固经汤和固本止崩汤的药物组成
(1)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
【组成】生地、地骨皮、龟甲、牡蛎粉、阿胶、黄芩、生藕节、陈棕炭、甘草、焦栀子、地榆
【方义】方中黄芩、地骨皮、生地、阿胶清热凉血益阴;龟甲、牡蛎育阴潜阳,固摄冲任;焦栀子、地榆清热凉血止血;生藕节、棕炭涩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之效。
【方歌】清热固经用两地,龟板牡芩藕节榆。
棕碳焦栀同甘草,血热崩漏此方奇。
(2)固本止崩汤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黑姜。
【方歌】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
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7.急症处理
崩漏属血证、急证。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崩,以防厥脱,视病情及条件可选择下列方法及方药。
(1)补气摄血止崩:暴崩下血,“留得一分血,便是留得一分气”;“气者,人之根本也”。补气摄血止崩最常用。方选独参汤(高丽参10g)水煎服;或丽参注射液10ml,加入50%葡萄糖液40ml静脉推注;或丽参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
(2)温阳止崩:若出现阴损及阳,血无气护时,症见血崩如注,动则大下,卧不减势,神志昏沉,头仰则晕,胸闷泛恶,四肢湿冷,脉芤或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病情已陷入阴竭阳亡危象,急需中西医结合抢救。中药宜回阳救逆,温阳止崩,急投参附汤(《伤寒论》):高丽参10g,熟附子10g,急煎服;亦可选六味回阳汤(《景岳全书》):人参、制附子、炮姜、炙甘草、熟地、当归。原方治中寒或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3)滋阴固气止崩:使气固阴复血止。急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点滴。煎剂方选生脉二至止血汤(《中医妇科验方集锦》)。
(4)祛瘀止崩:使瘀祛血止,用于瘀血阻滞血海,子宫泻而不藏,下血如注。
①田七末3~6g,温开水冲服。②云南白药l支,温开水冲服。③宫血宁胶囊,每次2粒,日3次,温开水送服。此胶囊为单味重楼(七叶一枝花)研制而成。
(5)针灸止血:艾灸百会穴、大敦穴(双)、隐白穴(双)。
(6)西药或手术止血:主要是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或激素止血。
(7)对于顽固性崩漏,不论中年或更年期妇女,务必诊断性刮宫送病理检查,及早排除子宫内膜腺癌,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