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背部
B.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
C.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胸部
D.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
E.从长强分出散布于腹部
<1> 、任脉别络的分布是
A B C D E
<2> 、督脉别络的分布是
A B C D E
2、A.手少阳三焦经
B.十二经筋
C.十二皮部
D.十五络脉
E.阴维脉
<1> 、属于奇经的是
A B C D E
<2> 、属于正经的是
A B C D E
3、A.调节全身阴经经气
B.涵蓄十二经气血
C.调节六阴经经气
D.调节肢体运动
E.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1> 、带脉的功能是
A B C D E
<2> 、冲脉的功能是
A B C D E
4、A.任脉
B.冲脉
C.带脉
D.阴脉
E.阴维脉
<1> 、具有维系六阴经作用的是
A B C D E
<2> 、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是
A B C D E
5、A.手小指端
B.无名指端
C.足小趾端
D.足大趾内端
E.足大趾外端
<1>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
A B C D E
<2>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
A B C D E
6、A.从胸走手
B.从手走胸
C.从手走头
D.从头走足
E.从胸腹走足
<1> 、足三阳经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A B C D E
<2> 、手三阴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A B C D E
7、A.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B.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C.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1> 、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
A B C D E
<2> 、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上肢体部的分布规律是
A B C D E
8、A.头面部
B.胸中
C.心中
D.腹中
E.手足末端
<1> 、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 B C D E
<2>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 B C D E
9、A.角(头)
B.烦(面)
C.贲(胸)
D.阴器(腹)
E.背、臀
<1> 、手三阴经筋结于
A B C D E
<2> 、手三阳经筋结于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