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
A.急救中心 B.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的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2.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哪个部门根据情况制定( )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23.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是由哪里进行( )
A.各级卫生防疫机构 B. 各级人民政府
C.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D.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
24.哪类人员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A.人民共和国公民 B.在人民共和国长期居住的人员
C.在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D.在人民共和国长期居住和短期居住的人员
25.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 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站 D.以上都不是
26.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谁规定的卫生标准( )
A. 国际 B.国家 C.省级 D.市级
27.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D.以上都不是
28.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都应当及时向哪个部门报告( )
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 D.安全部门
29.对可能导致甲型传染病传播的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经哪个部门的批准(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际卫生组织
C.省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
30.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 )
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
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立即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
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
31.对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患者,予以( )
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 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C.隔离治疗 D.以上都不是
32.病原携带者是( )
A.恢复期传染病患者 B.急性期的传染病患者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 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的人
33.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由哪里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 )
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B.市级以上在方政府 C. 省政府 D.以上都是
34.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 )
A.《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传染病事件 D.以上都不是
35.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是( )
A.食物中毒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传染病事件 D.以上都不是
36.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其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法定传染病的,由哪里决定( )
A.全国人大 B.省级政府 C.国务院 D.市级政府
37.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应做到哪些方面,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
A.早发现、早治疗 B.早隔离、早报告
C. 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 D.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38.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 )
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B.按常规死亡尸体处理
C.带回原籍处理 D.以上都可以
39.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D.病原体、环境和易感人群
40.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 )
A.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源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B.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C.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