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药学》章节考点:第五单元解表药

   2016-11-30 11:26:02   【

  第五单元 解表药

  [概 念]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作 用]1.发汗解表2.止咳平喘、透疹 、消疮、利水、祛风湿止痹痛等作用

  [适 应 证]

  1.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

  2.表邪犯肺,肺气不宣的喘咳。

  3.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

  4.风湿痹证及疮疡初起、水肿兼有表证者。

  [分 类]1.发散风寒药 2.发散风热药

  [使用注意]

  1.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

  2.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者,虽有表证,均当忌用或慎用。

  3.因时、因地、因人治宜。

  4.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 黄《本经》(一)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 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 用]

  1.风寒表实证:本品发散力较强,可发汗解表以散风寒。 ——麻黄汤(配桂枝相须为用 )

  2.咳嗽气喘:本品具有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作用。故宜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喘咳。经配伍用治多种咳喘证。

  (1)风寒咳嗽——三拗汤

  (2)肺热喘咳——麻杏甘石汤

  (3)寒饮喘咳——小青龙汤

  3.风水水肿:本品具有发汗利水消肿作用。——越婢汤(配伍生石膏等).

  4.阴疽、痰核:本品具有温通血脉、散寒行滞作用。——阳和汤(配伍熟地、肉桂、白芥子等)

  [用量用法]煎服,5~15g。发汗解表生用,平喘止咳炙用。宜先煎。

  [使用注意]体虚多汗忌服,虚喘忌用。

  桂 枝《别录》(一)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 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 用]

  1.风寒表证:本品具有发汗解表,散风寒作用。 ——麻黄汤 ——桂枝汤

  2.阳虚不得温通之证:本品具有温经通阳作用。

  (1)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本品具有温通胸阳作用——枳实薤白桂枝汤

  (2)心阳虚之心悸:本品具有温通心阳作用。——炙甘草汤

  (3)阳不振之痰饮:本品具有温运脾阳作用。——苓桂术甘汤

  (4)膀胱气化不行之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作用。——五苓散

  (5)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本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小建中汤

  (6)寒凝血滞之经闭、腹痛:本品具有温通血脉作用。——温经汤、桂枝茯苓丸

  (7)风湿痹痛:本品具有温通经络作用。——桂枝附子汤、独活寄生汤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1.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2.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紫 苏《别录》(一)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 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应 用]

  1.风寒表证兼脾肺气滞者:本品发汗解表,且宣肺止咳,行脾胃滞气。

  兼咳嗽气喘——杏苏散 兼胸闷气滞——香苏散

  2.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本品具有醒脾宽中,行气止呕作用。——藿香正气散

  3.胎动不安、妊娠呕吐等:本品具有理气安胎、止呕作用。——配砂仁、陈皮等

  4.鱼蟹中毒:本品解鱼蟹毒。

  [用法用量]煎服,5~15g。不宜久煎。

  【附 药】苏叶长于解表;苏梗长于行气安胎;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生 姜《别录》(一)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 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 用]

  1.风寒表证轻证:本品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但力量较弱。——葱豉汤

  2.胃寒呕吐:本品具有温胃散寒,和中降逆作用。——配半夏

  3.风寒咳嗽:本品具有温肺化饮止咳作用。——配紫苏、杏仁等

  4.鱼蟹中毒:本品具有解鱼蟹毒作用,并能解半夏、南星毒。

  [用法用量]煎服,5~15g。

  【附 药】生姜皮:利水消肿,性味辛凉。生姜汁:开痰止呕。煨姜:温中止呕。

  香 薷《别录》(二)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 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应 用]

  1.阴暑证:本品具有外散风寒,祛暑;内化湿浊,和中作用。——香薷饮、新加香薷饮

  2.水肿:本品具有利水消肿作用。——薷术丸

  [用法用量]煎服,5~15g。

  荆 芥《本经》(一)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 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应 用]

  1.外感表证:本品善祛风邪而解表。——荆防败毒散(配防风、羌活等)——银翘散(配薄荷、连翘等)

  2.麻疹、风疹:本品善祛风邪而止痒,并有透疹作用。——消风散(配防风、蝉蜕、牛蒡子等)

  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本品尚有疗疮作用。——配双花、连翘等

  4.吐、衄、下血:本品炒炭止血。

  [用法用量]煎服,5~15g。不宜久煎。

  防 风《本经》(一)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 效]发表散风,胜湿止痛,解痉。

  [应 用]

  1.外感表证:本品具有祛风解表作用。——配紫苏、荆芥、白芷等——配荆芥、薄荷、连翘等——配羌活、独活等

  2.风寒湿痹:本品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作用。——蠲痹汤(配羌活、当归等)

  3.破伤风:本品具有祛风解痉作用。——玉真散(配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

  4.风疹瘙痒:本品具有散风止痒作用。——消风散

  5.肝脾不和腹痛、泄泻:本品炒用,又能止泻。——痛泻要方(配白术、白芍、陈皮)

  [用法用量]煎服,5~15g。

  【鉴别用药】 荆芥与防风

  相同:均性质微温平和,具有发表散风之功,用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均可使用,又均能散风止痒,用治风疹瘙痒。

  不同:荆芥(1)发汗透散之力较防风为强,并能透疹消疮,用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有表证;(2)炒炭止血,用治吐衄、便血等各种出血证。

  防风(1)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无论内风、外风之病证,均能使用。(2)胜湿止痛,用治风湿痹痛。(3)炒用止泻,用治肝郁侮脾,腹痛泄泻。

  羌 活《药性论》(一)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 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 用]

  1.风寒表证挟湿:本品可发散风寒湿邪而解表。——九味羌活汤(配防风、白芷等)

  2.风寒湿痹证:本品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尤以上半身肩臂疼痛为宜。——配防风、当归、姜黄等

  3.太阳经头痛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慎用。

  白 芷《本经》(一)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 效]发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应 用]

  1.风寒表证,或风寒表证挟湿,头痛、鼻塞:本品具有发表散风作用。——九味羌活汤(配伍防风、羌活等)

  2.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牙痛及风湿痹痛——川芎茶调散(配川芎、菊花、防风等)

  3.鼻渊头痛:本品可芳香上达,通窍止痛。——苍耳子散(配苍耳子、辛夷等)

  4.带下过多:本品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配伍白术、茯苓、海螵蛸

  5.疮疡痈疽:本品具有消肿排脓,止痛作用。——仙方活命饮(配伍银花、甘草、天花粉、乳没等)——透脓散(配伍黄芪、当归、甲珠、川芎、银花、天花粉等)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外用适量。

  细 辛《本经》(一)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肺、肾经。

  [功 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应 用]

  1.风寒表证及阳虚外感:本品祛风散寒,达表入里。——九味羌活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2.头痛、齿痛及风湿痹痛:本品可辛香走窜,祛风寒,通鼻窍,且有较好的止痛之功:治头痛(少阴经),如川芎茶调散;风冷,单用,或配白芷。治牙痛 胃火,石膏、黄连升麻等;虫蛀,与蜂房煎汤含漱。治风寒湿痹,配羌活、独活(独活寄生汤)

  3.寒饮咳喘:本品具有温肺化饮作用。——小青龙汤(配麻黄、干姜、五味子等)

  4.鼻渊:本品芳香走窜,具有宣通鼻窍作用。——配白芷、辛夷等

  5.此外,本品辛温行散,芳香透达,催逼取嚏,治疗猝然口噤气塞,昏不知人、面色苍白、牙关紧闭等属闭证、实证者。

  [用法用量]煎服,2~5g ;入丸散剂1~3g。“散剂用量不过钱。”

  [使用注意]1.过多令人气闷不通致死。2.反藜芦。3.耗散正气。气虚多汗、阴虚火旺、血虚内热、干咳、无痰忌用。

  藳 本《本经》(二)

  [性味归经]辛,温。归膀胱、肝经。

  [功 效]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应 用]

  1.风寒感冒,巅顶头痛:本品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作用。——配羌活、川芎、苍术等

  2.风寒湿痹:本品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作用。——羌活胜湿汤(配独活、川芎、防风、蔓荆子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g。

  苍耳子  辛 夷《本经》(二)

  [性味归经]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功 效]苍耳子:祛风除湿,通窍止痛。辛 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共 性]通鼻窍:用治鼻渊。——苍耳子散

  [特 点]苍耳子:祛风湿止痛——风湿痹痛;辛夷:散风寒——风寒头痛、鼻塞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1.苍耳子过量易致中毒,呕吐,腹痛、腹泻。2.辛夷内服宜用布包煎。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