⒊ 细菌性痢疾
⑴ 掌握
① 发热、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② 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慢性菌痢的临床表现。
③ 诊断及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主要临症状、实验室(粪便性状及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各型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⑵ 熟悉:
① 流行病学: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食物、水等)及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可重复感染)。流行特征:散发与暴发流行。
②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选用,耐药菌株的情况;慢性菌痢:抗菌药物内服与药物保留灌肠疗法);休克型及脑型菌痢处理
⑶ 了解
① 主要预防措施:发现及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食物与水源卫生(管理);个人防护(饭前便后后洗手)卫生宣教;口服依链菌株的活疫苗。
②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病原体的肠毒素与侵袭力的作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病理特征;中毒性菌疾的发病机制。
③ 病原学:痢疾杆菌的性状,抵抗力、分类及其在主要流行菌型上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