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公共卫生医师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7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精选仿真模拟试题(10)

   2016-10-31 15:47:05   【

  1.合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是

  A.联苯胺

  B.仲胺

  C.杂醇油

  D.醛类

  E.酮类

  【答案】B

  【精析与避错】N-亚硝基类化合物的合成前体为仲胺和酰胺,二者分别于亚硝酸反应,直接生成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一般来说,凡是含有“=N-”结构的化合物均有可能参与上述反应,因此,除了仲胺、酰胺外,伯胺、叔胺、季胺、氨基甲酸酯、胍类、肌酸、精素、磷脂等都有可能参与反应。

  2.杂环胺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

  A.食管

  B.口腔

  C.胃

  D.肝

  E.肾

  【答案】C

  【精析与避错】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资料表明,杂环胺可能与胃癌、乳腺癌、直肠癌和胰腺癌有显著关系,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杂环胺和结肠癌、前列腺癌有关,而在本题的五个选项中,C最为合适。

  3.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苯

  E.氯气

  【答案】B

  【精析与避错】毒理学常用的染毒方式有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注射方式。在经呼吸道染毒中,一般有吸入染毒(静式、动式)和气管注入的方式,对于气态物质,一般采用吸入染毒的方式,而对于固体或者液体,由于吸入无法完成且不易确定暴露量,因此采用气管注入。上述答案中,A、C、E均为气体,D虽未液体,但是挥发度高,可等同于气体,只有B为固体,所以答案为B。

  4.LD50性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A.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

  B.1/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

  C.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

  D.LD50急性毒性大小成反比

  E.LD50染毒性剂量成正比

  【答案】D

  【精析与避错】LD50是半数致死剂量,也就是引起动物群体中一般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数值越小,表明需要较少的该物质就可引起一半动物死亡,则表示这种物质的急性毒性较大。因此选项中A与事实相反;一般急性毒性评价不采用1/LD50;LD50值与阈剂量无关,这两个指标都是由化学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LD50值与染毒剂量无关,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所以D为正确答案。

  5.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

  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

  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

  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

  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

  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

  【答案】A

  【精析与避错】影响化学物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有:①化学物浓度差:生物膜两侧浓度差越大,化学物越容易经过生物膜简单扩散;②解离度:一般来说离子型化合物脂溶性低,且可能与细胞膜的蛋白质、脂质、糖之间发生离子反应,因此不容易穿过生物膜,而未解离的化合物易于通过简单扩散穿过生物膜;③脂水分配系数:化学性质只有具备脂溶性(即脂水分配系数较大),才易于穿过生物膜,不过脂溶性过强也会阻碍简单扩散,使化学物停留在生物膜中。

  6.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

  A.诱导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

  E.拮抗作用

  【答案】A

  【精析与避错】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分为:相加、协同、拮抗和独立作用。分别表明了多种化学物同时暴露后对生物体毒效应方面的相互作用。而诱导的概念往往是指化学物作用以后,引起细胞内的酶、蛋白质合成或者一些细胞因子产生的变化,是化学物与生物体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化学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答案为A。

  7.在皮肤刺激试验中最好使用

  A.小鼠和大鼠

  B.大鼠和家兔

  C.家兔和小鼠

  D.豚鼠和家兔

  E.地鼠和豚鼠

  【答案】D

  【精析与避错】毒理学研究的受试动物选择时,需要选择最敏感的受试动物,对丁大鼠、小鼠、地鼠、豚鼠和家兔而言,豚鼠和家兔的皮肤较为敏感,对刺激物的反应性较强,因此在皮肤刺激试验中常采用豚鼠和家兔作为研究对象。

试题来源:【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宝典免费下载

小编教你如何快速通过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查看其他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题库手机版 详情咨询

  8.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

  A.烷化剂作用

  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

  C.嵌入剂作用

  D.非整倍体剂作用

  E.对碱基结构破坏作用

  【答案】D

  【精析与避错】化学引起的遗传损伤的终点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非整倍体(染色体组损伤)。烷化剂(A)和嵌入剂(C)的作用都是与DNA直接结合,引起一系列变化;而碱基类似物取代(B)和碱基结构破坏(E)也直接对DNA造成损伤,只有非整倍体损伤不是直接作用于DNA,因此答案为D。

  9.体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如下,除了

  A.致癌

  B.致畸

  C.遗传性疾病

  D.衰老

  E.动脉粥样硬化

  【答案】C

  【精析与避错】体细胞发生突变可以带来一系列后果,如成年个体的体细胞突变可能会导致肿瘤发生,此外体细胞内衰老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或者与内皮细胞损伤、脂代谢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就可能引起早衰、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发育中的胚胎如果在器官形成的过程中相应细胞发生了突变,影响了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或称,则可能会导致畸形。而对于遗传性疾病则必须是生殖细胞出现了问题,这种损害才会是可遗传的,因此C为正确答案。

  10.关于引发剂(启动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引发剂本身具有致癌性

  B.引发剂可与DNA发生反应

  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D.大多数是致突变物

  E.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化学致癌的阶段性过程包括引发、促长和进展三个阶段。在引发阶段,引发剂引起细胞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引起基因或者DNA的损伤,因此引发剂一般都是致突变物,同时具有致癌性,而这种效应一旦发生,都是不可逆的。或者引发细胞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肿瘤;或者引发细胞死亡。因此A、B、D、E都是正确说法,在毒理学领域中化学致突变和致癌效应都是没有阈值的,因此C是不正确的说法。

  11.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具有DNA反应活性

  B.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

  C.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

  D.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

  【答案】C

  【精析与避错】非遗传毒性致癌物是指化学物在肿瘤形成过程的某个环节发生作用,促进肿瘤形成,但是其本身不是通过影响遗传物质发挥作用,由此这些物质不会与DNA发生作用,也不会引起突变和DNA损伤,这样的效应一般是具有阈剂量的,而且在作用早期,这种效应是可逆的,往往这些物质作用于肿瘤的促长阶段,而选项C“可形成亲电子剂”,一般亲电子剂都会与核酸( DNA)发生反应。因此C的说法是错误的。

  12.外来化学物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主要影响是

  A.生长迟缓和功能不全

  B.畸形

  C.胚胎死亡

  D.着床减少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精析与避错】胚胎发育过程分为:植入期、胚期、胎期和新生儿期。着床减少或者胚胎死亡主要发生于植入期和胚期;畸形主要发生于胚期(该阶段为器官形成期);胎期的主要变化为组织发生和功能成熟;新生儿期的变化主要是功能成熟。因此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主要出现的问题是生长迟缓和功能不全。

  13.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A.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不差异明显

  【答案】B

  【精析与避错】致畸作用是指生物体器官形成期接触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生物体结构畸形,因此,器官形成期就是致畸敏感期,选项A、D为错误答案。另外在一定剂量下,化学物可以引起畸形,但是随着剂量的升高,可能引起胚胎死亡或者母体死亡,此时便无法观察进一步的畸形,反而可能致畸率下降,因此剂量一反应关系陡峭,C、E错误。另外由于物种不同化学物的代谢环节会有差异,致畸作用的种系差异也很明显。

  14.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

  A.确定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

  B.确定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

  C.测算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

  D.阐明化学毒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实验动物或人)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

  E.阐明待评化学毒物所致毒效应的性质和特点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危险度评价中,所进行的步骤包括:危害鉴定,即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产生的损害效应的性质和特点;暴露评估,确定人体接触的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剂量-反应关系研究,阐明化学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危险度分析,定量评价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的危害水平及不确定性。前面三个环节为基础,最后一个环节是危险度评定最终结果,也就是目的。

  15.LD50念是

  A.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杀虫剂杀死一般有害昆虫的剂量

  D.能一起一组实验动物50%死亡的剂量

  E.实验动物致死剂量的一半

  【答案】D

  【精析与避错】LD50是半数致死剂量,即化学物引起试验动物群体50%死亡的剂量。该数值是一个经过统计学计算得到的统计量,因此还有95%可信区间。这样对于A、B而言都只是考虑了某一点值的极端情况,所以是不正确的;对于C而言,LD50是针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而言,而杀虫剂杀死有害昆虫是它的药效,是不同的概念;而E答案则是完全没有理解概念,所以D为正确答案。

  16.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除了

  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

  B.溶剂本身无毒

  C.不被机体吸收

  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

  E.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

  【答案】C

  【精析与避错】毒理学试验中,对于溶剂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不影响受试物的理化特性,既不会与受试物反应,也不能让受试物分解,这样才能保证受试物在试验中依然保持固有特性,可以了解真实的受试物毒性。另外,对于溶剂本身要求无毒,否则溶解了受试物,染毒以后会出现联合毒作用。对于溶剂本身,因为没有毒性,因此机体吸收后没有有害效应,同时机体吸收溶剂还有助于受试物的吸收,因此C是正确答案。

  17.在致畸试验中,提示啮齿类动物“受孕”(交配)的证据是

  A.雌雄动物同笼的时间

  B.雌性动物的活动

  C.有阴栓发现

  D.雌雄动物数目的比例

  E.雌性动物的体重增加

  【答案】C

  【精析与避错】阴栓是啮齿类动物(大、小鼠)交配时,雄性动物分泌的多种混合液体在雌性动物阴道内凝固后形成的一种物质,阴栓的存在表明雄性动物有射精行为,因此作为动物成功交配的标志。其余的选项均不能说明动物是否完成了交配行为。

  18.毒物是指

  A.可引起机体受损害的化学物

  B.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可造成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C.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可造成机体功能性损害的化学物

  D.在一定条件下,投予大剂量时才造成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E.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就会造成机体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答案】B

  【精析与避错】毒理学的最根本概念是“剂量决定毒性”,也就是说任何物质在一定剂量下都有潜在的毒性,但是毒性有大有小,因此在定义毒物时,一般是认为较少剂量下可能对机体造成损害的化学物,当然这种损害效应即包括功能损害也包括器质性损害。选项A未提及剂量,C、E包含的内容不全面,范围太窄,D选项所指的较大剂量是相反的。因此B为正确答案。

  19.吸入后可到达呼吸道深部的颗粒物,其空气动力学直径一般小于

  A.20μm

  B.15μm

  C.lOμm

  D.7.5μm

  E.5μm

  【答案】E

  【精析与避错】吸入物质在呼吸道的状态与粒子的直径有关。一般大于lOμm的粒子在上呼吸道就被阻拦了,而5μm以下的粒子才可以到达呼吸道深部。

  20.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

  A.环氧化物水化酶

  B.A-酯酶

  C.B-酯酶

  D.DT-黄素酶

  E.胰蛋白酶

  【答案】D

  【精析与避错】水解作用包括水化和水解,环氧化物水化酶参与水化作用,而水解作用中常见的酶有酯酶、酰胺酶和蛋白酶等,因此,环氧化物水化酶、A-酯酶、B-酯酶、胰蛋白酶均参与水解反应。黄素酶主要参与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D为正确答案。

123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