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药师 >> 执业西药师 >> 模拟试题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测试题(七)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测试题(七)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21年09月13日 ]  【

  答案部分

  一、最 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新生儿:(6.0-7.0) ×1012/L

  婴儿:(5.2-7.0) ×1012 /L

  儿童:(4.2-5.2) ×1012/L

  成人 男:(4.0-5.5) ×1012/L

  女:(3.5-5.0) ×1012/L

  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2岁婴幼儿(11.0~12.0)×109/L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

  (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3)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4)药物 应用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等。

  (5)恶性肿瘤 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

  (6)传染病 猩红热。

  (7)其他 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发生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发生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A、B、C、D均为导致淋巴细胞增多的因素。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原因如下: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

  (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3)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4)药物 应用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等。

  (5)恶性肿瘤 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

  (6)传染病 猩红热。

  (7)其他 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数减低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造血功能损伤(再障、贫血、急性白血病)、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风疹、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以及母亲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导致婴儿血小板减少症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变态反应,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外循环及脾功能亢进等;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⑤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如氯霉素、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抗凝血药肝素钠、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类药、细胞毒性药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的,每个巨核细胞可以产生2000~3000个血小板,生存期为8~11天。故A、C错误。

  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故B错误。

  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一般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居民略高。静脉血平均值较周围血稍高。故D错误。

  当毛细血管壁受损时,血小板黏附于损伤部位,通过黏附、聚集、释放功能参与初期止血过程,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故E正确。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红蛋白参考范围: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用药应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伯氨喹、维生素K、硝酸甘油等会使血红蛋白量增多。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新生儿:(6.0~7.0)×1012/L

  婴儿:(5.2~7.0)×1012/L

  儿童:(4.2~5.2)×1012/L

  成人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糖尿病尚未控制或未曾治疗,持续出现酮尿提示有酮症酸中毒,尿液中排出大量酮体,常早于血液中酮体的升高。严重糖尿病酮症时,尿液中酮体可达6g/24h。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

  B.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C.磷酸盐结晶——常见于pH碱性的感染尿液

  D.酪氨酸——常见于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

  E.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利用排除法选择;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药物,可引发肾毒性蛋白尿。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尿酸碱度降低

  (1)疾病 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尿酸盐和胱氨酸结石、尿路结核、肾炎、失钾性的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2)药物 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使尿液pH值降低。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真菌增多见于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真菌的二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致病常见于菌群失调,普通酵母菌大量繁殖可致轻度腹泻。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柏油样黑便、并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霍乱——米泔水样便

  B.慢性菌痢——胨状便

  C.小肠炎症——黏液便

  D.下消化道出血——鲜血便

  E.上消化道出血——柏油便

  1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类,旧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其次是在肾、心肌、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同时也存在于正常体液如血浆、胆汁、脑脊液、唾液中。当富含ALT的组织细胞受损时,ALT从细胞释放增加,进入血液后导致ALT活力上升,其增高的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的程度呈正比。

  1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

  (1)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胰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外阻塞。

  (2)骨骼疾病 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Paget病),使成骨细胞内有高度的ALP释放入血,如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等,因为ALP生成亢进,血清ALP或活性升高。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同样是体内最重要的氨基转移酶之一,催化L-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间氨基转移反应,旧称谷草转氨酶(GST)。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肌酐增高见于:

  (1)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尤其是慢性肾炎者,Cr越高,预后越差。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仅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2)其他 休克、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失血、脱水、剧烈活动。

  2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清尿素氮

  1.血清尿素氮增高

  (1)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测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因此,尿素氮测定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的测定指标,但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

  (2)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氮检测值增高(肾后性氮质血症)。

  (3)其他 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胆道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化学中毒等,心输出量减少或继发于失血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肾脏灌注下降均会引起BUN升高(肾前性氮质血症)

  2.血清尿素氮降低

  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

  2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目前测定INR主要用于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抗凝效果的监测。应用华法林治疗时必须监测INR,并根据数值调整华法林用量。国人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INR的安全有效范围通常为2.0~3.0。INR最高警戒点为3.0,超过3.0时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小于1.5时则血栓的发生率增加。我国华法林的起始剂量一般从每日3mg开始,用药前必须测定基线INR,用药的第一和第二天可以不测定INR,第三天必须测定INR,根据值确定下次服用的华法林剂量。

  2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三酰甘油检查的临床意义

  1.血清三酰甘油增高

  (1)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脂血症、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

  (2)其他疾病 胰腺炎、肝胆疾病(脂肪肝、胆汁淤积)、阻塞性黄疸、皮质醇增多症、肥胖、糖尿病、糖原累积症、严重贫血、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都有三酰甘油升高的现象。

  (3)生理性 长期饥饿或食用高脂肪食品等也可造成三酰甘油升高;大量饮酒可使三酰甘油出现假性升高。

  (4)用药 应用雌激素、避孕药可出现三酰甘油升高。

  2.血清三酰甘油减少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功能严重障碍等。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需要掌握两方面知识:

  1.药物各自的作用分类:氟伐他汀——调血脂药;氯氮平——抗精神病药;非诺贝特——调血脂药;二甲双胍——降血糖药;吗啡——镇痛药

  2.胆固醇升高的用药因素:服用避孕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可影响胆固醇水平。

  2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糖参考范围:邻甲苯胺法

  空腹血糖:成人 3.9~6.1mmol/L(70~110mg/dl) 儿童 3.3~5.5mmol/L(60~1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

  2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尿酸增高

  (1)疾病 痛风、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积水、紫癜、多发性骨髓炎、重症肝炎等。

  (2)核蛋白代谢增强 如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增生不良、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一氧化碳中毒、牛皮癣等。

  (3)生理性 食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

  (4)药源性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铅中毒,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贝诺酯)、利尿剂(氢氯噻嗪、阿佐塞米、托拉塞米、依他尼酸)、胰岛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巯嘌呤、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抗结核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维生素(维生素C、B1)等,因减少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2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用华法林治疗时必须监测INR,并根据数值调整华法林用量。国人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INR的安全有效范围通常为2.0~3.0。

  2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高效液相法 4.8%~6.0%。

  3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空腹血糖成人3.9~6.1 mmol/L(70~110mg/dL)。

  3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HBsAb)是人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产生的中和抗体,为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大多数HBsAg的消失和HBsAb的出现,意味着HBV感染的恢复期和人体产生了免疫力。

责编:jianghongying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