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分试题(十)

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分试题(十)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 2017年09月26日 ]  【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故选A。

  2.【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3.【答案】A。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答案】A。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指的是建立国家,统治民众,都是以教育为先,故体现的是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故选A。

  5.【答案】C。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二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故选C。

  6.【答案】A。

  7.【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答案】A。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题目中老师在课堂上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形成性评价。

  9.【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故选D。

  10.【答案】D。解析:班主任老师进入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这体现了劳动空间由学校之内延伸到了学校之外,是教师劳动空间广延性的表现。

  11.【答案】D。解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明确了7大智力领域:语言、数理逻辑、空间、音乐、身体动觉、自知自省和交流交往智力。

  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气质类型的掌握。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故选A。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特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故选A。

  14.【答案】D。解析: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是指注意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故选D。

  15.【答案】D。解析:布鲁姆将教育的认知目标分成六大主类,从最低到最高分别是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

  16.【答案】C。解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17.【答案】D。解析: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示范法。

  18.【答案】D。解析: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故选D。

  19.【答案】D。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题干中既注重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又注重培养行为习惯.符合知行统一的原则。故选D。

  20.【答案】A。

  21.【答案】D。解析:“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因此,这句话强调的是在学习和记忆中要做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二、辨析题

  22.【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误的。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等特点。因此,认为义务教育实质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3.【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误的。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还包括备课、课外作业的布置、课外辅导、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等一系列环节。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完成的。

  24.【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误的。在课堂上既要注意保持学生的随意注意,也要合理利用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让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随意注意是不可能的。

  25.【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误的。德育过程的确应该遵循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但是,这并不等于德育过程要严禁惩罚。实质上,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适当的惩罚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行为的关系,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所以,德育过程要以正面教育为主,遵循疏导原则,但恰当的惩罚仍然是必要的。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是:对教师而言,容易控制所要传递的内容,在传递什‘么、传递多少以及怎样传递上,教师有较大自主性: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教授法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其他教学法都要与之配合的方法。

  讲授法的不足是:如果运用不当,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7.【答案要点】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中学德育过程的规律包括: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8.【答案要点】

  (1)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义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29.【答案要点】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

  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教师都能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教师都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在实践中却难以做到。

  这是由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决定的。

  (1)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集体教育的作用。但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既定的制度、规范、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难以适应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探索和自主学习;尤其突出的缺点是难以因材施教,因其面向全班学生,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形成和特长发展。

  (2)教师可以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等形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具体来说,有如下措施:①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实现课堂教学公平。②压缩集体教学时间,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③增添辅导老师,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同伴互助。

  总之,在班级授课制的现状下,教师要尽可能地使教学更符合每个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促进教学过程的机会均等,实现因材施教。

  31.【答案要点】

  (1)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主要有:

  ①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甲同学本来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但是由于其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最后导致学习兴趣丧失。

  ②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并未对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而是一味地责骂,降低了甲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了孩子的个性,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③不正确的学习归因。甲同学对自己成绩不佳进行了错误的归因,想取得成绩又认为自己做不到,导致丧失了学习信心。

  ④教师对其进行错误的反馈。教师对甲同学试卷的评判过于激进,给予甲同学错误的信息反馈,导致其对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⑤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责编:Luffy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