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综合素质 >> 模拟试题 >>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习题(七)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习题(七)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10月03日 ]  【

  16.新学期开学,王老师在点名时,被“肖德彬”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彬字虽然能看清但好打印不如前两字清晰,他想凭感觉读一下,又怕读错了,一时间觉得非常尴尬。王老师的做法恰当的是( )。

  A.承诺课后查字典

  B.当场用手机查询

  C.立即向学生请教

  D.借打印不清掩饰

  17.大航海时代,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得坏血病,有些水手上岸后吃一些柑橘蔬菜,坏血病就痊愈了。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蔬中存在着一种可治坏血病的物质,该物质是( )。

  A.叶酸

  B.维生素C

  C.谷氨酸

  D.D.维生素

  18.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平面几何的一条定理,下列选项中,不是用来指称这一定理的是( )。

  A.毕达哥拉斯定理

  B.欧几里得定理

  C.勾股定理

  D.商高定理

  19.1974 年,考古学家发掘出一艘南宋时期的“福船”,发掘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港口。这一发掘地所在的城市是()。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汕头

  20.德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的封建割据状态,直到 1871 年才统一,下列人物中领导德意志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是( )。

  A.拿破仑

  B.俾斯麦

  C.黑格尔

  D.希特勒

  21.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下列传说人物中,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织绢之术,被后世奉为“先蚕圣母”的是( )。

  A.黄帝

  B.神农

  C.女娲

  D.螺祖

  22.右图是《鲁迅小说插图集》中的一幅,与这一插图相关的小说是( )。

  A.《故乡》

  B.《社戏》

  C.《孔乙已》

  D.《祝福》

  23.甲骨文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殷商史的研究,学界将中国近代四位学者合称为“甲骨四堂”。下列人物中,属于“甲骨四堂”的( )。

  A.王国维

  B.孙治让

  C.季羡林

  D.陈寅恪

  24.1987 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等,风格各异而又主题鲜明。这些作品的曲作者是( )。

  A.谭盾

  B.王立平

  C.徐沛东

  D.苏聪

  25.某试题得分分布如下表所示,该试题得分的众数是()。

  A.1

  B.2

  C.3

  D.4

  26.在 word 中,要实现在文档中添加特殊符号“ ”,在默认设置下,首先选择的功能菜单是()。

  A.“文件”

  B.“编辑”

  C.“格式”

  D.插入”

  27.在 Excel 中,点击编辑栏上的柱状图功能按钮,可实现在工作表中插入的是()。

  A.图表

  B.数字

  C.文字

  D.函数

  2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01、169,305、577、()、220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是( )。

  A.1118

  B.1119

  C.1120

  D.1121

  29.下列表述,与并非“只有本地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的判断一致的是( )。

  A.要想把企业搞好,必须由本地人当经理

  B.只要把企业搞好了,谁来当经理都可以

  C.不由本地人当经理,也可以把企业搞好

  D.不由本地人当经理,就不能把企业搞好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42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下面是李老师的教学笔记中的一篇。

  上学期,在我任教的初三(2)班上,有一位男生特别聪明,但对我所教的物理不感兴趣,成绩较差,他特别喜欢操作计算机。有时装载一些新软件,有时诊断一下计算机运行中的问题,还时不时编写一些小程序„„如果我能对这位学生加以引导,应该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恰好我也正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于是我利用课间特意跑到班级,向他请教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一次又一次,时间长了,他被我这样努力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我借机开导他:“计算机方面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在问你之前我对计算机方面的这些问题一窍不通,觉得很难,无从入手,但我觉得只要我多问多学,就一定能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样的,如果你能把学习计算机的那股劲放在学习的物理上,你的成绩会像我的计算机水平一样突飞猛进,”经过多次谈心,他终于有所触动,不仅学习积极主动,而且经常与我探讨物理知识,期末时他的物理竟考了95 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31.初一新生刚离开小学,进入陌生的新环境,往往摸不着头绪。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我在接新班时,反复琢磨。采取了下列措施:

  1、建立家长微信群。一拿到学生信息,我马上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所在班级和班主任的情况,我也提前了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情况。

  2、招募学生志愿者提前布置教室。为了让孩子和家长第一次进教室就能有种温馨的感觉,我在班级里招募“志愿者”,请住得较近的孩子提前一天来校打扫布置教室,还特别招幕几名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出第一期黑板报,呈现我的带班理念及经家长和学生讨论通过的班训和班名,劳动过程中,我一一拍照,并将照片发到微信群里。

  3、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对一个新班而言,让孩子们树立集体观念是首要任务。开学前,我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开学第一天,我不急于向孩子们宣布班规,而是先讲解我们的班训和班名。

  同时,我还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如领取教材“志愿者”、领取校服“志愿者”„„孩子们积极报名认领岗位,每个学生都成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这样,我班学生的几十颗心很快就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有灵魂的集体。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 分)

  32.材料:

  人的认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思想环境,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见识簇拥和包围,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接触过重要的思想,那些在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的思想家的著作,几乎没有稍稍深入地阅读,他们长期以来依赖和接受的所谓“思想”,不过是来自平时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从各种小报、娱乐媒体上得到的各种“见解”,就是这些构成了一个人最基本的“思想”资源。虽然这其中也可能包含和掺杂了一些重要观念,如古老传统中的先哲思想之类,但大致都是多次转手之物,是凌乱的或被他人改造过的、与种种世俗见解搅拌和嫁接在一起的。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影响所谓的“思想”的形成,左右日常生活观念。长此以往,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遵循的标准,不过是取自庸常的似是而非,对社会的判断,对文学艺术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对时事的判断,对诸多问题的判断,不可能具备更高更清晰的思维坐标。

  人的力量来自于思想。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最起码的阅读,否则就不知道世界之大历史之长、思想之多,难免将自己封闭在平庸的见识中,求知者的痛苦来自交流的障碍,比如不能阅读其他民族的思想原著,或不能顺畅无碍地接受中国古典。有些译品的确难懂,只好勉强吞咽,许多思想家的原作是平易流畅的,经过译者翻译就变得疙疙瘩瘩了。

  获取古今中外的思想是我们的权利,获得这样的权利需要一些条件,比如语言的条件,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译事发达的时代,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程颢、朱熹、王阳明、这些古代哲人的著作虽然难懂,好在都有译文,这些重要的思想家说过什么,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当然应该知道,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自认为有了深刻的发展,却不知早在几千年前他人就已经说过了。国外的思想家,康德、海德格尔、弗洛伊德、达尔文,世界上的几大宗教等,其阅读意义与中国先哲相同。总之争取机会跟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思想对话,哪怕是浅浅的理解,都是极其有益的事情。我们不会容忍自己的茫然无知,形同懵懂,不知道我们人类历史上有过这么多杰出的思想家、这么多了不起的见解和发现。

  思想和知识与艺术理解紧密相连,比如谈到西方文学,有人读得很熟,开口即可历数其中的情节人物,但听起来总有点“隔”,总让人觉得不对劲,为什么?因为读者对基督教、天主教知识并没有入门,而西方文学大都兹生于基督教、天主教的文化土壤上,哪怕是反对这些宗教的人也同样如此,有人曾发出感慨:过去读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觉得一切都懂了,后来深入接触过基督教,回头再看他们的著作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和方便,简直就是豁然开朗。

  这是因为真正的理解还要从文化开始。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反省,问自己是否闭塞和懒惰,是否错过了一些了不起的思想与智慧。检点下来,我们会发现整体听来的一些见解,主意和方法,都是在世俗风尘中转来递去之物,它们几乎无不带有实用主义的目的、个人的欲望和自私狭隘的认识,即便是转引于思想家的,也往往没能真正地全面地传达出思想家的本意。就精神层面而讲,我们极容易生存在庸俗社会学、市井意识和浅薄机灵交织而成的所谓“见识”之中,并以此构造其个人的思想基础,成为我们的思想来源。思想环境一旦破坏了,也就意味着长期处于低微的精神水准之下。

  (摘编自张炜《海边兔子有所思》

  (1)文章第一段所言“见解”指什么?依据这些“见解”形成的“思想”来为人处世,有什么“后果”?请根据文意,分别做出简要概括。

  (2)文章认为理想的“思想环境是怎样的,有何意义?请简要分析。

  三、写作题(本答题 1 小题,50 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丹麦队与伊朗队的一场足球赛进行到第 45 分时,场上响起了清和响亮的结束哨声,伊朗队后卫队员在球门区内捧起足球,准备交给裁判,裁判却立刻判他手球犯规,并示意丹麦队罚点球。原来,此前的哨音是球速造假的杰作”。

  伊朗队队员追着裁判理论,企图说服裁判改变初衷,丹麦队主教练奥尔森悄悄把队长韦格斯特叫到场边,告诉他这个点球的来龙去脉和怎样处理这个球。韦格斯特重新回到罚球点,飞起一脚,将球故意踢飞,全场顿时一片哑然,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掌声中,裁判吹响了上半场结束的哨音。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 1000 字。

123
责编:jianghongying

报考指南

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