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小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模拟三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考察模拟三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08月10日 ]  【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

  2.C[解析]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

  3.A[解析]题中所述割裂了各活动之间的联系,没有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

  4.D[解析]幼儿园应保证幼儿每天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5.C[解析]思维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6.D[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人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7.B[解析]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方面,而不能盲目攀比,追求形式,要少花钱多办事,这体现了经济性原则。8.D[解析]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

  9.B[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发现,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

  10.B[解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不包括幼儿的兴趣。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早期教育:是指为全面提高婴儿素质而进行的基础教育,它不仅指早期智力的启蒙与开发,还包括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品德的培养与性格的陶冶。

  2.[答案要点]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人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3.[答案要点]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4.[答案要点](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幼儿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幼儿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幼儿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5)幼儿个体的发展对其所处的社会也会产生效益。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角色游戏,幼儿生动、创造性的展现现实生活。

  (1)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

  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各种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儿童可以体会到这些角色的行为特点,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在角色游戏中需要儿童相互协商分配角色,开展游戏,这都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技巧的良好时机。

  ②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重现那些愉快和温暖的经历。

  b.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也能宣泄一些消极情感。

  c.通过角色游戏儿童可以满足其控制环境的欲望。

  ③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2)教师在组织指导儿童开展角色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①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②尊重儿童的意愿。

  ③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④根据儿童游戏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

  2.[答案要点]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教师在指导结构游戏时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有:

  (1)逐步投放多样化的、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

  (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游戏的成品或结果。

  (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教给儿童收放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2.[答案要点]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需注意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注意倾听。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潜在的意义。

  (2)注意身体姿势。一名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小朋友们听故事。教师可以说:“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都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教师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其效果要比单纯的压制和责备好得多。

12
责编:二二莉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