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统考地区

省考地区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中学教育学 >> 复习资料 >>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技能的形成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技能的形成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1月10日 ]  【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技能的概念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种类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

  (一)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①对象具有客观性。②执行具有外显性。③结构具有展开性。

  客观对象 看得见 动作逐一执行,不能省略

  (二)心智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三、技能的作用

  技能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

  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一)操作的定向

  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二)操作的模仿

  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三)操作的整合

  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四)操作的熟练

  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反馈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反馈 自身感觉

  二是外部反馈也称结果知识、结果反馈。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改善操作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而不是外界事物的特性。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 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前苏联 加里培林 最早研究,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五阶段

  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认知、联结、自动化。

  我国 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二、 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

  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这就是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创立模型,需对活动做系统分析,先功能分析后结构分析

  创立模型的过程,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也称“物质化”)

  目的是使得专家头脑中的经验“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心智技能

 

  三、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

  (一)原型定向

  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的主要学习任务可以归结为两点:

  1、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

  2、使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教师须做到

  1、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

  2、使学生了解各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4、教师正确示范,确切讲解,明确动作指令

  (二)原型操作

  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教师须做到

  1、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形式呈现

  2、变更活动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3、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熟练后不必一一展开)

  4、动作的执行应与言语相结合,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而内部言语需以外部言语为基础,边做边说,使活动易于内化

  (三)原型内化

  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可分成三个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教师需做到

  1、先外部言语后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最后内部言语,不可颠倒

  2、先在言语水平展开,口述动作过程,而后逐渐缩减

  3、变换动作对象,以便概括

  4、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宜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四、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心智技能本身难以认识,主体往往难以体验其必要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完备性 清晰了解活动结构,无缺漏

  独立性 由学生独立完成操作

  概括性 不断变更活动对象

  (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简缩,由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

  (四)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责编:limingjuan201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