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统考地区

省考地区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初中语文 >> 2019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备考试题(五)

2019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备考试题(五)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1月25日 ]  【

  11.阅读《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师:张岱在湖心亭碰到了金陵客,有人认为“余”和他们是知音,遇到他们很高兴;有人认为“余”和他们是两种人,遇到他们很失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可以找前后桌意见相同的同学交流下。等会儿,我们来个小小的辩论赛。

  生:我认为张岱遇到他们是很失落的,书上说“强饮三大白而别”,他勉强地喝了三杯就走了。

  师:“强”,解释成“勉强”。可有人也把它理解为痛饮。我们再来听听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认为这里的“三”是虚数,是喝好几杯。我们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

  果不认为他们是知己,张岱就可以不过去,不理他们。

  生:我也认为是知音,他问起了姓氏。如果不是就不问了。

  生:我认为问姓氏不一定能说明他们是知音。毕竟张岱是有文化的人,他懂得礼节,客气还是要的。

  生:我认为他们是知音,课文说“见余大喜”,碰到独特相似的人,我想他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他们见到张岱是高兴的,张岱估计也是同样开心的。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和爱好。

  生:我不这么觉得。课文说张岱一个人独往,他喜欢安静的、人少的环境。现在看到人多了,

  我想他肯定不高兴。

  师:你是赞同舟子的看法。张岱是否同意舟子的看法呢?大家可以联系下张岱的性情喜好。

  对以上教学实录片段中师生活动评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口语交际与阅读课相结合,教学形式新颖、独创

  B.通过辩论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说的平台,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

  的学习热情,领会课文的主旨

  C.教师在教学中否定了学生提出的异议,属于教师的适时指导,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D.面对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教师要点拨,引导学生另找根据,寻找信息源或者直接听听其

  他学生的答案

  12.阅读《桃花源记》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生认真观察插图,相互交流后发言)

  师: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看来,你们都有自己的发现。谁来说说?

  生:土地画错了。文中是“土地平旷”,“平旷”的意思是“平坦开阔”,图中的土地却是有高有

  低,凹凸不平。

  师:他观察得很仔细,将书中的内容和图中的景象仔细地做了对比。

  生:房屋也画错了。文中是“屋舍俨然”,“俨然”的意思是——(生皱眉,思考)反正图中的

  房屋画得横七竖八,与原文不符。

  师:他看出来房屋画得也不对,但是说得还不够清楚。谁来帮帮他?

  生:“俨然”的意思是“整整齐齐”,“然”应解释为“……的样子”,“俨然”可以翻译成“整齐

  的样子”。

  师:你对“俨然”一词的理解很到位。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解释图中所画的房子错在哪儿了。

  师:还有哪儿画错了呢?

  生:田间的小路也画错了。文中是“阡陌交通”,田间的小路应该是交错相通。图中的小路并没

  有交错。

  师:“交通”这个词我们很熟悉。不是指交通运输吗?比如城市交通、交通工具等。

  生:不是。现在的“交通”是一个词,指交通运输。古代的“交通”是两个词,翻译为“交错

  相通”。

  师:这种古今词义变化的现象,叫作异义。

  生(齐):古今异义。

  对以上教学实录(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文阅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多提供文言知识学习的方法

  B.选取插图来检验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掌握情况,富有新意,贴近生活,增强趣味

  C.教师评价的语言既有引导性,又有启发性,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互动明显

  13.阅读《三峡》课堂实录(片段),回答问题。师:读了《三峡》一文,我们犹如在导游的指引下亲身游览了三峡。下面就让我们也过把“导游瘾”。

  (屏显:过把“导游瘾”)

  师: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也可结合文中一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说一段情文并茂的三峡导

  游词。注意,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中三峡的美景,而不是让大家简单地去翻译哟!

  生 1:山是雄奇、险峻的山,水是清幽、柔美的水,山美水美,这就是美丽的三峡。

  师:你很聪明,用了一些形容词来描绘山,其中还含有一些想象的因素,但如果能结合文章内

  容来说就更好了。我们看看课文,文中如何写山?

  生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师:我们来美美地读一下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联系课文,搜寻我们脑中描写山的词库,我们能说出哪些词?

  生 1:悬崖峭壁、连绵不断、巍峨、峥嵘。

  师:你的积累很丰富。哪位导游再来介绍一下三峡的山?

  生 3:朋友,你看过三峡的山吗?三峡的山真大啊,连绵不绝,上下七百里;三峡的山真高啊,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高得把天空和太阳都遮住了。看过三峡的山,你说,还有哪里的山值得看呢?

  师:你的解说很诱人!三峡之山的特点被你介绍得淋漓尽致。那么谁来解说三峡的水?

  以下关于教学实录片段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进行正面评价,点拨及时,但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稍显笼统

  B.生 1 的导游词表述流于形式,缺少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融合

  C.“过把导游瘾”,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D.教师创新教法,渗透人与自然的交流,使学生读得流畅,说得优美,写得有料

  1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教学目标:

  1.能在画出文中所写几件事的基础上,提取并说出《背影》一文的叙事线索。

  2.通过自主研读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说出文中所叙之事蕴藏的作者对

  父亲的歉疚情感。

  3.能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4.能以特定情境中的感人细节为线索,选择事件,组织材料,并在叙事中写出一种自己的特定情感。

  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在写父子离别之前,作者还交代了随父奔丧、家境衰败、父亲到南京谋事等内容,从中可

  见父亲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这对写“背影”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运用了哪些富于表现力的词语?从中你看到了什么?默读第六自然段,注意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的读法。

  (3)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们的含义。

  (4)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5)课件展示:父爱深深。

  这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背影》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研读课文

  (合作学习)”环节,以下对其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教学内容繁杂,欠缺逻辑性和条理性,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B.问题设计太过集中,五个问题均是针对课文内容及文中的细节进行设计

  C.问题(2)设计合理,契合教学内容,在此教学环节可集中解决

  D.问题(3)(4)(5)与所设计的四个目标没有密切关系,可删除

  15.阅读《山中访友》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作者把自然的景物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所以我们的课题是“山中访友”。在文中也有一些人称的变换,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学生有的讨论,有的沉思)

  师:分析得准确。这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运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亲切、自然。

  生:饱含热爱赞美之情。

  师:好,就请大家带着亲切、热爱、赞美之情来朗读第 5 段。大家先自由练习,待会儿请同学

  读给大家听。

  (师指定六位同学分别朗读关于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的句子。多媒体播放舒

  缓的古筝曲,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让我们用丰富的想象力,用饱含爱的心声,与溪流、白云、瀑布对话吧!请男生齐读描写

  悬崖、瀑布、云雀的句子,女生齐读关于山泉、溪流、白云的句子。(多媒体出示朗读课件,学生朗

  读)

  师:(竖起大拇指)太棒了!

  师:假如你们是山中的白云大嫂、云雀弟弟、老桥……你们又想对游人说些什么呢?(学生有

  的讨论,有的沉思)

  生:假如我是太阳,我会对游人说:我是绚烂的太阳,我能驱散阴霾与黑暗,能给人以光明和

  希望,能赶走严寒与孤独,能给人以温暖和热情。

  师:同学们想象丰富,语言也美。

  师:让我们一边欣赏山中美景,一边展开想象的双翼,抒写对山中景物的热爱之情吧!(生开始

  思考、讨论、动笔、交流)

  生:梅花,你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你唤醒了春姑娘,唤起了千红万紫,唤起了希望。在你淡淡的芳香中弥漫着傲骨的乐章,在你颤抖的梢吟唱出百般的柔情,你是温暖、幸福的使者。

  师:多么顽强、坚毅的梅花。排比、拟人句很好地表达了你的情感。

  生:野草大哥,你虽然没有花的芬芳、树的高大,但你经历过风霜雨雪后,仍然傲然挺立;面对熊熊大火燃烧后,仍然顽强生长……你教会我面对困难,不可言弃,为了心中的那片绿洲,要顽强拼搏。谢谢你,野草大哥!(师生掌声雷动)

  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通过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进入作品描写的意境

  B.强化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好习惯,使之一步步深入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理解大自然,

  热爱大自然的心情;也融会贯通了人文主义教育

  C.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充满深情的对话式描写的

  D.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所以要表达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故这里训练表达,学生的

  合作不如独自完成要好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责编:limingjuan201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