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儿童文学作品。题干中的作品和 A、B、D 中的作品都为童话故事,C 项《农夫和蛇》则是出自《伊索寓言》的寓言故事。故本题当选 C 项。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主题及诗人。A 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本题当选 A 项。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A 项,“君之病在肠胃”,句中的“病是名词,“病症、病根”的意思。故 A 项表述错误,当选。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文学作品体裁。A 项,《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一部戏剧,不是小说。而题干意指“明清小说”,故不符合要求。本题当选 A 项。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余人”这一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 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
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在屠格涅夫 1850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后更加深入人心。至此之后,“多余人”形象 的人物又逐渐有了赫尔岑《谁之罪》中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莫夫》中“奥勃洛莫夫”等。C 项,普希金的《驿站长》在俄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小人物”主题,以满腔
同情描写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遭遇。故本题当选 C 项。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及其内容。B 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中的《为政》。故本题当选 B 项。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内容及主题。A 项,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通过对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或金满斗会”三种 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B 项,冰心的《观舞记》写的是印度
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 实况,浓妆艳抹地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D 项,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 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C 项,杨朔的《画山绣水》细腻地描画了桂林山水的美,表现了作者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不符合题干“民俗与文化艺 术”要求,故不合适。
本题当选 C 项。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A 项,“奇怪的是,一只体重 100 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 只有 O.1~0.15 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句中使用的是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没有举例子。故本 题当选 A 项。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科书系统。每册书开篇的编辑说明、单元提示等,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本题当选 A 项。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策略方面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 进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2011 年版)》增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将“实验稿”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改为“为学 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方式改进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故本题当选 A 项。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分析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有所欠缺。《故乡》中体现了鲁迅深切的爱国情感,而题干教学目标设计中并没有充分展示文章所透露出的深切感受。故 B 项说法错误,本题当选 B 项。
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设计意图。《信客》通过叙说两个信客的不同际遇及信客这个职业在民间的最终消亡,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尊重 的信客形象,赞扬了信客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厚、善良厚道的美好品质。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重在注意体味作品中的人生理念和文 化意蕴。故对这一问题的设计意图说法最准确恰当的为 A 项。
13.【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慎用批判,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即使有些幼稚、荒唐,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与分析,而不能武断地否定,甚至严肃地批评。C 项说法有失妥当,故当选。
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自然也就能进入作品描写的意境,吸纳文章飞扬的灵 气。这一教学过程首先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好习惯,使之一步步深入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情。其次,融会贯通了人文主义教育: 万物皆有灵性,美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体验,一棵树,一片云,一座古桥,甚至是一只小蚂蚁,都可能触动情思,动人心弦。以人文主义教育使学生感悟作者是如 何满怀激情,满怀喜悦,用一颗虔诚的心去体味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山中访友》一文运用想象的手法与自然界的朋友们互诉心声,教者以问题的 形式使教学内容再进
一步,学生的思想也一步步地在发展。此一步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充满深情的对话式描写的;在写作 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里趁热打铁式的训练表达,让学生充分展示,一则给学生互相借鉴学习的机会,二则激发 了学生较强的表现欲,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并化为语文素质,故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比独自完成要好。D 项表述有误,本题当选 D 项。
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这个教学片段中,师生最后的确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得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课文进行思考,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学生的独特想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并不是全然无意义的对话。本题当选 D 项。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达成语感的敏化,情感的丰富, 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该教师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对儿子小心翼翼。母亲的心,比针尖儿还细呀!把‘小心翼翼’送进去。”“母亲的脚步还 是稍重了一些,再轻一点儿。”这样感性而趣味性的评价,它包涵了“不错”“还可以”等鼓励性评价的意思,但它用艺术化的形式间接地告诉了学生朗读的方向, 其潜台词是:“你用这样的语调、语气、节奏、感情来处理成功了,能使人人情人境,
但是要想让人有更切身的感受,你得再小心一些。”“你与第一个同学相比, 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更佳的境地,似乎能让大家更深入体会到母亲那颗心!”这样的朗读评价语,是教师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 中的结果。教师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
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 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趣味。这样的语文课就显得
“有滋有味”了。
17.【答案】
第④段中:“不知所错”中的“错”应改为“措”;“烟销云散”中的“销”应改为“消”。
第⑤段中:“阴埋”中的“埋”应改为“霾”。(找出两处即可)
第⑥段中的病句为:很多事理我都能明白,我都能面对。偷换主语,应改为:很多事理我都能明白,很多问题我都能面对。
18.【参考答案】
习作的成功之处在于:
(1)习作能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语“痛”与“歌”来立意、选材和组材,立意准确,选材恰当。
(2)明确文题的寓意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前提,文题中的“痛”喻指生活中的挫折、困难、误会、委屈等:“歌”则喻指人们对待“痛”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习作以先天的生理缺陷为“痛”,抒发了自己对这一“痛”的顿悟与正确态度。(3)选材要围绕文题来设置中心,特别要注意文题所暗示的详略和侧重点。显然,习作在围
绕“痛”与“歌”组材时,是以“痛”为生发点,以“歌”为落脚点的,能避轻就重,详略得当,使文章主题显得鲜明而突出。习作的不足之处表现在:
(1)入题不够直接。语言有些拖沓。
(2)文章前部分的过渡显得突兀,不够自然。
(3)遣词造句欠斟酌,有错别字、病句、用词不准、语义重复的现象。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答案】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
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使他所讲的道理既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昧。
20.【参考答案】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 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昧,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 出“生”与“义”的论题来,水到渠成。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参考答案: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21.【参考设计】
一、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 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昧,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 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 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二、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师生讨论.明确:
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 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 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 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