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年1月1日~20×4年12月31日两年间,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该条生产线的应计折旧额为:
568 000×(1-3%)=550 960(元)
年折旧额为:
550 960÷6=91 826.67(元)
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91 826.67
贷:累计折旧 91 826.67
(2)20×5年1月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568 000-(91 826.67×2)=384 346.66(元)
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384 346.66
累计折旧 183 653.34
贷:固定资产 568 000
(3)20×5年1月1日~3月31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268 900
贷:银行存款 268 900
(4)20×5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653 246.66
贷:在建工程 653 246.66
(5)20×5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53 246.66元。
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为:
653 246.66×(1-3%)=633 649.26(元)
在20×5年4月1日~12月31日9个月期间,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为:
633 649.26÷(7×12+9)=6 813.43(元)
20×5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61 320.87
贷:累计折旧 61 320.87
在20×6年1月1日至使用寿命终止的7年间,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为:
6 813.43×12=81 761.16(元)
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81 761.16
贷:累计折旧 81 761.16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等支出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发生固定资产维护支出等大修理费用的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教师补充】
(1)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管理费用”
(2)企业设置专设销售机构的,其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销售费用”。
【例5-15】20×6年1月23日,甲公司对现有的一台管理用设备进行修理,修理过程中发生应支付维修人员的工资为38 000元,应计提的福利费为5 32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43 3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3 320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补充】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是指在当前状况下仅根据出售同类固定资产的惯例就可以直接出售且极可能出售的,如已经与买主签订了不可撤销的销售协议等。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可按下列具体情况分别进行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
3.出售收入和取得残料等
借:银行存款(变价收入)
原材料(残料入库)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保险赔偿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1)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2)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例5-16】甲公司有一台设备,因使用期满经批准报废。该设备原价为186 700元,累计已计提折旧177 08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 500元。在清理的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5 000元,残料变卖收入为6 5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7 120
累计折旧 177 08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500
贷:固定资产 186 7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3)收到残料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 6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