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B4、C5、C6、A7、A8、C9、B10、D
11、A12、D13、C14、D15、A16、D17、B18、A19、C20、A
二、
21、ACDE22、ACD23、BC24、ABDE25、ABE
26、ABD27、ABD28、ABD29、ABCE30、BCE
三、案例分析题
(一)
1.
一级基坑;根据规程,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列为一级基坑。
2.
宜采用井点降水方式;最小降水深度应将水降至基坑底以下0.5m,即地表以下5.5m以下。
3.
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单位更改了支护设计。
主要因素有:
(1)边坡过陡,使土体的稳定性不够;
(2)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3)基坑上边边缘附近超载;
(4)支护措施不当。
4.
(1)违反在基坑附近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时,应有专门的防止发生下沉和变形措施的规定;
(2)违反基坑周边1m范围内不得堆载,不得超载堆荷规定;
(3)违反基坑施工应有必要的变形监测的规定;
(4)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抢险措施。
5.
可对第一次坍塌事故进行索赔,不可对第二次坍塌事故进行索赔。因第一次事故由业主改变设计造成;第二次坍塌是与施工方未及时处理并防止事故扩大有关;索赔证据为建设单位的支护设计方案的变更指令。
(二)
1.
存在的问题:现场考察与投标预备会的程序不正确:
正确程序:现场考察后参加投标预备会。
2.
事件(1)所存在的问题:没有正规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施工第二月才首次组织检验);监理人员未参加对进场材料的联合验收。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应建立工程材料进场联合验收制度;进场材料应组
织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监理人员共同进行联合验收。
3.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开始浇注混凝土不妥。因为钢筋工程是隐蔽工程,隐蔽工程应经过监理工程师合格认定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4.
按不合格次数的多少重新排序,并计算频率及累计频率,如表所示(4分,其中排序正确2分,频率正确1分,累计频率正确1分)
质量因素 |
不合格次数 |
频率(%) |
累计频率(%) |
断面规格 |
10 |
30 |
30 |
钢筋绑扎 |
15 |
24 |
54 |
混凝土强度 |
6 |
20 |
74 |
井壁厚度 |
7 |
14 |
88 |
井壁外观 |
12 |
12 |
100 |
次要因素:井壁厚度
一般因素:混凝土强度
(三)
1.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是:
①围岩压力大,煤层自身强度低:
②混凝土喷层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2.
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没有按技术措施进行操作;
②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安全管理不严。
具体表现为:①施工队随意修改支护参数;
②支架未落实底,不符合规定:
③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
3.
该事故的责任应由:①施工技术负责人承担;
②棚式支架安装人员承担;
③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承担。
4.
程序为:①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②组织调查组;
③进行现场勘察:
④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⑤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⑥事故的审理和结案。
(四)
1.
联合体1投标为废标的原因是:监理单位参加联合体;同一施工单位同时参加两个联合体。
联合体2投标为废标的原因:同一施工单位同时参加两个联合体。
3.
(1)分包方承担主要责任,总包方承担连带责任。
(2)经济损失由分包方承担。
4.
隐蔽工程须经总包方施工工程师及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隐蔽;施工分包方应在隐蔽工程验收前24小时通知总包方及监理人员,并按隐蔽工程验收的有关要求填报隐蔽工程技术数据及绘制简图;验收合格后由总包方施工工程师及监理人员当即鉴署验收报告并留存记录。
5.
分包方编写的项目实施计划未经总包方审查批准而直接实施。
6.
恰当。理由:总承包方对工程质量承担连带责任;总承包方对建设单位负责。
(五)
1.
(1)装载硐室改在以后施工,主井与副井到底后分别施工短路贯通工程,准备临时改绞。
(2)改变了装载硐室的施工条件,增加了装载硐室的施工难度。
(3)改变装载硐室与主井同时施工的方案,装载硐室安排在副井永久罐笼投入使用后施工,使装载硐室工程不在主要矛盾线上。
2.
(1)设计巷道断面大,二、三期巷道的出矸量必然大,且井筒深,按原计划改绞可以保证二期工程提升要求。
(2)改变装载硐室施工顺序,仍可以保证总工期不受影响。
4.
(1)工程措施费:
(2)由业主(建设单位)解决;
(3)增加排水费用;
增加壁后注浆费用:
由于装载硐施工方案改变所增加的费用。
5.
(1)运输系统的变换
井筒改绞前仍用吊桶提升;临时改绞形成后,用罐笼提升。
(2)通风系统的调整
主、副井贯通前,利用原各自系统;
贯通后,扇风机移至井底车场适当位置安装,一个井筒进风,一个井筒回风。
(3)排水系统调整
主井与副井贯通前利用各自凿井排水系统;
临时改绞完成后,井底增设临时泵房和水仓(或利用已有形成巷道或井底水窝)。
(4)供电系统调整
井下永久供电系统未形成前,井底增设临时配电点,电缆由主井敷设。
责编:yangliu1997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