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建筑工程 >> 建筑工程专业辅导 >> 2019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章节讲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2019

6/21

华课网校

来源

  • 课程
  • 点赞
  • 收藏

2019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章节讲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_第2页

  知识点三:混凝土工程(配制、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按重量比,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计算。

  2.泵送混凝土

  (1)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

  (2)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

  (3)泵送混凝土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

  (4)泵送混凝土搅拌时,应按规定顺序进行投料,并且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宜滞后于水和水泥。

  (5)混凝土泵或泵车应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浇筑时由远至近进行。

  (6)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

  3.混凝土的倾落高度及浇筑、振捣要求

  (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不大于3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2)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时,当无可靠措施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当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①粗骨料料径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3m;

  ②粗骨料料径小于25mm时,不宜超过6m。

  (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4)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4倍。

  4.施工缝(可与案例结合)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后浇带(与案例结合,可与第三章防水后浇带P391施工比较学习)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14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防水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P391):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即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6.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3)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当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应覆盖包裹严密,并应保护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按产品使用要求,均匀喷刷在混凝土外表面,不得漏喷刷。

  (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知识点四:预应力工程

  1.按预加应力的方式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在后张法中,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又可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2.根据预应力筋应力损失发生的时间可分为:瞬间损失和长期损失。张拉阶段瞬间损失包括孔道摩擦损失、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等;张拉以后长期损失包括预应力筋应力松弛损失和+凝土收缩徐变损失等。

  3.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4.后张法预应力钢筋张拉顺序:宜按均匀、对称的原则张拉;预应力楼盖宜先张拉楼板、次梁,后张拉主梁的预应力筋;对于平卧重叠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张拉。

—— 201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网校课程培训方案 ——
考试题库 201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 在线做题

 

网校课程

2019年一级建造师:精讲+考点强化+习题精析班+真题解析班,

最新报名、考试动态,备考资料、讲义学习、考试题库等学习资料获取,欢迎加入一建考试学习交流群:575547898一级建造师群

在线试听

1 2

责编:xieliu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