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华课网校 > 经济师 > 高级经济师 > 考试试题
2018年高级经济师实务能力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_第6页

  三、简答题

  1.(1)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现实市场没有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具体条件。

  (2)市场失灵的具体原因

  ①外部性:外部性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

  存在外部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少,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

  ②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市场机制无法对公共产品的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③垄断:垄断使产品价格偏高、产量不足、生产效率低等,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④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社会责任的内容,近几十年来人们的认识经历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初人们认为其责任就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最大的利润。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和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渗透,人们提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观点,认为企业的利益必须服从社会的利益,为社会整体利益做出贡献似乎企业的社会责任。当代,环境保护、绿色经营日益成为社会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区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四、辨析题

  1.不正确。理由: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但其基础和背景在于将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融合。绝对的计划经济不需要经济法,而绝对的市场经济容不得经济法。

  经济法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在于:①现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②经济管理社会化与现代国家因素的加入;③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交替并用;④纵向经济关系与横向经济关系的平衡结合;⑤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⑥公法私法化、私法公法化的结果,其中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是经济法产生的最根本原因,经济法是为平衡两者关系而产生的。无论资本主义经济法还是社会主义经济法都是如此,只是从形式上看有所不同,资本主义经济法先有极端的民主而后用国家干预加以制约,社会主义经济法现有极端的集中而后用市场规制加以制约。资本主义经济法和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有着同样的经济根源,而通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中介反映于作为上层建筑的经济法体系中。故并非只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真正的经济法,真正的经济法同样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中。

  2.不正确。理由: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现金制度,是中央银行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主要手段。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库存现金;二是按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及法定准备金;三是在中央银行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即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规定缴存准备金的范围、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以及惩罚办法来影响金融机构投放市场的货币供应量。由此可见,准备金制度并不是法定准备金制度的简称,而是包含着法定准备金制度的。

  3.正确。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围绕决策开展的。不管是管理中的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进行协调,不是管理中的监督、用人、思想政治工作等等,都不能离开总的决策目标。同时,这些活动本身也有具体的决策问题。可以说,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存在于其中的每个方面,每个层次,每个环节。当然,这并不是说“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是由决策与行为两部分组成的,只有行为的选择,没有具体的行为,构不成管理;况且不准备实施的决策也是毫无意义的。

  4.此命题前半句是正确的,但得出的结论是不全面的。在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向企业提供劳动,企业向职工因劳动而产生的收入。职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所以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它是公有制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不能由此得出公有制条件下的收入均为按劳分配收入的结论,原因在于,目前公有制经济的实现方式多元化,在公有制企业中同样存在其他分配方式。例如,职工认购本企业的股票而得到的股息收入就不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性质。

  5.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是正确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与结构决定的。对于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必须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错误的,因为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此命题是不全面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有有区别。

  经济增长是指国家或地区经济量上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指的是除了经济量的增长之外,还包括质的变化,如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进步。经济增长是数量概念,而经济发展既是数量概念,又是质量概念。经济发展的最高含义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经济增长并不构成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例如如果经济增长的取得是以环境的恶化而获得的,那么带来的是居住条件的恶化,其经济发展效果反而会下降。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手段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能优化经济结构,也就很难有经济发展。即经济发展必须以经济增长为物质前提,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经济发展,要切实改善经济结构及公民的社会生活质量,那种为了增长而增长,抛弃长远目标的饮鸩止渴的做法是错误的。

  五、论述题

  1.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1)畅通组织内外沟通联络渠道。信息沟通使组织活动统一起来。信息沟通可以把组织中的各项管理工作集合成一个整体;主管人员通过信息交流可以了解组织外部环境。信息沟通使组织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与外部环境相互发生作用。

  (2)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方法。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指导和引导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去实现组织的目标。主管人员只有帮助组织中的成员满足诸如金钱、地位、权力等需要,使他们得到最大满足,才能同时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是要求主管人员了解并掌握有关的激励理论和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随机制宜地运用。

  (3)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主管人员良好的领导作风和方法确实能鼓舞士气。好的领导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因情况而宜的进行激励有较高的理解能力;鼓舞士气的能力;以某种方式形成一种适宜环境,以引起激励和使人们对激励作用反应的能力。

  (4)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仅在不同情况下对调节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影响不同,而且银行贷款与财政投资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脱。

  三、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调控的把握标准

  货币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准确把握调节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难的,但又是必须加以明确的关键问题。

  我们知道,调节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适度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最大程度的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增长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的增长目标和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的变动目标。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或浮动范围,消费物价总指数的波动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需要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予以研究并报全国人大核定。这两大指标确定后,即可据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目标。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3.作为新兴法律部门的经济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其与其他法学领城相区别,并表现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经济法具有经济性或专业性的特征

  (二)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其目标,以社会本位和实质正义为其价值定位

  (三)经济法具有政府主导性,在调整手段方面具有政策性和综合性

  (四)经济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六、案例题

  1.(1)动员教育各级主管人员,明确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发展,更好地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根据人才生命周期理论,了解培训对象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管理和培训。

  (3)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①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质;②培训业务知识,奠定技术与管理知识基础;③着重进行管理能力的培养,掌握五项基本管理职能要领和具体的管理技能。

  (4)采用多种方法分别实施培训。包括系统的理论培训、职位轮换、有计划提升与临时提升;在“副职”上培训、参观考察、辅导及其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

  (5)在培训实施过程中,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问题:①培训工作与组织目标相结合;②上级主管人员支持和参与培训工作;③选择和培训好教员;④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满足受训者的要求;⑤培训方法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相适应;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A企业收购C公司的做法存在以下不当之处:

  (1)安排C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通过A企业收购C公司股权事宜有不当之处。因为A企业收购C公司是受让C公司股东的股权,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无须经股东大会批准。

  (2)由D企业履行报告义务和将收购协议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不符合法律规定。收购协议签订之后,应由收购人即A企业履行报告义务,而非D企业。此外收购协议无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仅向其作出书面报告即可。

  (3)收购协议在未获批准之前不得履行的表述不当。收购协议应是在未作出公告前不得履行。

  收购行为完成后,A企业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而非30日。

  (4)A企业拟在收购行为完成3个月后转让所持C公司股份不符合法律规定。法律规定,收购人在收购行为完成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上市公司的股份。

  3.(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类需要是分层的,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主导需要决定了人的行为。

  (2)案例中该民营企业的老板可能忽视了员工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和安全需要,而这些需要和可能正是员工的主导需要。由于没能够对症下药,才导致该民营企业老板激励做法的失败。

  (3)要使得激励有效,应当了解员工的真正需要,并加以满足。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坚持物质利益原则,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把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免费微信学习群
1 2 3 4 5 6
责编:zp03234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APP做题

请扫码做题

小程序做题

请扫码做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