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增长波动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是在经济波动中实现的。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其大都由一个经济扩张期和接下来的收缩期(或者说经济调整期)构成。并用“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
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即经济波动的幅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波动;经济波动的幅度超出一定的范围,给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称为超常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又称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波动有规律的重复扩张与收缩。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2、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
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投资率的变动。一般说来,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当投资率保持在积累率允许的限度内时,投资的增长将促进经济的正常增长;当投资率的增长超过积累率的限度时,就会导致投资品供应短缺,投资周期延长,新的生产能力形成减缓,进而导致整个投资效益下降,最终实际经济增长率也会下降。因此,保持一个适度的投资率是影响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2)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的不足,会导致社会总需求水平小于社会的总产出,这样一部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无法实现。消费需求的不足会导致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从而使实际经济增长率下降。当消费需求过旺的时候,社会总需求会超过社会总产出水平,导致实际经济增长率过快增长。
(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扭曲和落后,会制约经济增长。
(4)资源供给。经济增长过程是将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投入生产的过程。经济增长需要使用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等各种资源。当资源被过度利用时,经济将超高速增长;当资源供给不足时,经济增长率将降得很低。因此,资源的供给适度与否,就成为经济是否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5)技术变化的状况。技术变化是导致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当技术进步发生时,会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技术倒退的时候,经济会因此而陷入衰退之中。
(6)经济体制的变动。经济体制的变动会对经济周期产生深远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使得投资需求总是大大超出积累水平的限制,从而使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产出水平,实际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经常处于过热的状态。当这种经济过热状态被人为抑制时,实际经济运行又往往陷入衰退。所以,经济波动由于计划体制和人为的原因往往要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波动严重得多。
(7)心理预期的变化。心理预期的不稳定性会影响投资、消费等行为,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引起经济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