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注册建筑师 >> 一级建筑师 >> 一级指导 >> 一级建筑师《建筑经济及施工》学习资料:第二章第二节

一级建筑师《建筑经济及施工》学习资料:第二章第二节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9月23日 ]  【

  二、钢筋工程

  ㈠建筑用钢筋的种类

  1.按生产工艺分有:热轧钢筋、冷拉钢筋、冷拔钢筋、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等;

  2.按化学成分分有;碳素钢筋、低合金钢钢筋;

  3.按外形分有:光圆钢筋、螺纹钢筋、人字纹、月牙纹钢筋等;

  4.按强度分有: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95%的保证率。

  ㈡钢筋现场检验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重量偏差检验。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

  1.外观检查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疖疤和折叠,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允许超过螺纹高度,外形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

  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P174表23—9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调直钢筋,重量≤30t为一批;每批见证取3件试件。

  检验方法: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经时效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且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应≥1mm和1g(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1.25;

  ⑵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1.30;

  ⑶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9%。

  3.化学成分检验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㈢钢筋冷加工

  1.冷拉。是在常温下通过卷扬机或其他液压设备,以超过钢筋屈服强度的应力拉伸钢筋,使之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经时效反应以达到调直钢筋和提高钢筋强度的目的。

  ⑴单控:只控制冷拉率的施工方法。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宜≤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宜≤1%。

  ⑵双控:不仅控制冷拉率,而且同时控制冷拉应力不得超过规定值。钢筋用作预应力筋时宜采用双控。

  2.冷拔。是在常温下,将直径6~8mm的Ⅰ级光圆钢筋,通过特制钨合金拔丝模具进行强力拉拔,钢筋轴向被拉伸,径向被压缩,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抗拉强度提高。通过几次拉拔后其强度可提高50%~90%。

  冷拔总压缩率,是光圆钢筋拔成冷拔钢丝时的横截面缩减率。总压缩率越大,抗拉强度提高越多,而塑性降低越多。总压缩率不宜过大,因此应控制总压缩率。一般φ8mm的钢筋可拔制成φb5mm的钢丝;φ6.5mm的钢筋可拔制成φb3mm或φb4mm的钢丝。冷拔低碳钢丝是经过多次冷拔而成。每一次冷拔压缩率(d0/d)为1.1~1.15。

  ㈣钢筋加工、连接、安装与保管

  1.钢筋加工

  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

  ⑴钢筋调直方法主要根据设备条件决定:对于直径<12mm的盘圆钢筋,一般用铰磨卷扬机、调直机调直;大直径钢筋可用卷扬机、弯曲机、平直板扳直。

  ⑵钢筋除锈方法有:钢丝刷、砂堆上往复拉擦、喷砂除锈,要求较高时还可用酸洗除锈。

  ⑶切断钢筋方法有:手动剪断器,用于切断φ40mm的钢筋可用此法切断。

  ⑷接长钢筋一般用绑扎、焊接、机械连接方法。常用的焊接方法有:闪光对焊(接触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机械连接方法有:管挤压连接法、螺纹连接法。

  ⑸钢筋弯曲成型有两种方法:一般在工作平台上手工弯曲成型;对大量钢筋加工可用钢筋弯曲机加工。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2.5d,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3d;

  ②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4d,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钢筋作≤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5d。

  ⑹箍筋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尚应≥受力钢筋直径;

  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为135°;

  ③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宜≥5d;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10d。

  2.钢筋的连接

  ⑴钢筋的焊接和机械连接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10d。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500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受拉区宜≤50%。

  ②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50%。

  ③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50%。

  ⑵钢筋的绑扎连接

  1)钢筋的绑扎

  绑扎钢筋用钢丝规格是20~22号镀锌钢丝或20~22号钢丝(火烧丝)。绑扎楼板钢筋网片时,一般用单根22号钢丝;绑扎梁柱钢筋骨架时,则用双根22号钢丝。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d,且≥25mm。

  2)钢筋的搭接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d,且≥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l.3l1(l1为搭接长度),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宜≤25%。

  ②对柱类构件,宜≤50%。

  ③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按下列规定:

  ①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23-10的规定。

  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②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表23-10中的数值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

  ③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直径≥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b.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100mm;

  c.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200mm;

  d.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3.钢筋的安装

  ⑴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①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②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⑵钢筋保护层厚度

  受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钢筋的公称直径。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23-12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表23—12中数值的1.4倍。

  注:①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②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40mm。

  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下列措施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①构件表面有可靠的防护层。

  ②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

  ③在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或采用阴极保护处理等防锈措施。

  ④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25mm。

  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当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25mm。

  4.钢筋的保管

  钢筋进场后,必须分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尽量放入仓库或料棚内保管;堆放应离开地面20cm,以防锈蚀;防止与酸、盐、油类物品存放在一起。

纠错评论责编:sunshine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