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解析
1.C。
2.C。黄疸患者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尿液呈深黄色或黄褐色。
3.B。急性溶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游离的血红蛋白通过肾小球排出而形成血红蛋白尿,使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常见于输血后溶血、亚性疟疾、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4.C。甘露醇有利尿脱水的作用,因此使用时需要观察尿量。
5.D。尿潴留患者可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听细细的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或温水坐浴等。
6.E。为男性患者导尿时,使阴茎与腹壁成60°可使耻骨前弯消失,便于导尿管顺利通过。
7.C。
8.A。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禁忌灌肠。
9.A。保留灌肠时药液量应<200ml。药量较大,会刺激患者产生便意,不利于药物的保留。
试题来源:[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下载 ] 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培训:教材精讲+模考题库+考前密训(直播) |
10.D。小量不保留灌肠常用溶液为“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三者的容量比为l:2:3。
ll.E。胆囊结石常诱发阻塞性胆管炎,故尿液可含有胆红素,尿色呈深黄色或黄褐色,振荡尿液可有黄色泡沫。
12.E。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大量脂肪经肝氧化而产生酮体,并扩散到血液中,致使排出的尿液中带有丙酮,气体呈烂苹果味。烂苹果味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
13.D。正常成人每次尿量200~400ml,24小时尿量1000~2000ml,平均1500ml。24小时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称为少尿;24小时尿量<100ml,称为无尿(尿闭);24小时尿量>2500ml,称为多尿。
14.A。该产妇发生了尿潴留。护理措施包括: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协助产妇取适当排尿体位: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下腹部热敷或按摩等。仍无排尿时,可采用导尿术。
15.C。
16.B。膀胱高度膨胀时,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①大量放尿使腹腔压力急剧下降,血液大量滞留于腹腔血管内,可致血压下降、虚脱;②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可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17.D。子宫肌瘤手术前需要留置导尿管,目的是避免手术中误伤膀胱,因为子宫的位置就在膀胱后方。
18.B。集尿袋每天更换1次。
19.D。留置尿管的患者出现尿液浑浊、沉淀或结晶等,常提示泌尿系有逆行感染的可能。应保证患者的饮水供给,每日膀胱冲洗1~2次。每周行尿常规检查1次。
20.D。
21.A。患者留置导尿管7天,尿液色黄、浑浊,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应更换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
22.E。长时间留置肛管,会减少肛门括约肌的反应,甚至导致括约肌永久性松弛,必要时可隔2~3小时再重复插管排气。
23.D。
24.A。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连。
25.B。 26.E。
27.C。患者因前列腺肥大致尿道狭窄,引发尿潴留。给予导尿术是最恰当、有效的排尿措施。
28.E。此患者不存在大肠排便反射障碍。
29.D。为便秘患者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溶液温度以39~41℃为宜。
30.B。
31.C。患者肝硬化,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以防止血氨的产生和吸收,加重意识障碍的程度。
32.C。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灌肠应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
33.B。降温用灌肠液,以28~32℃为宜,中暑用灌肠液以4℃最佳。
34.A。患者全心衰竭,呼吸困难,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35.C。 36.A。 37.D。 38.B。
39.C。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直肠,取左侧卧位,以提高疗效。
40.D。灌入药物进行治疗时,应延长保留时间以发挥药物治疗效果,因此最好选用保留灌肠。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