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能力章节考点整理: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理论知识】 |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广义:提供体力和脑力劳动来换取雇主所提供报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 中义: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狭义: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一)劳动法律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2、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3、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三)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四)劳动法律事实: 1、劳动法律行为。 2、劳动法律事件。 三、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变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 2、劳动关系多元化。 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 4、劳动关系动态多变化。 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物质利益原则内容为: 1.物质利益激励机制 2.平衡机制 3.调节机制 4.约束机制 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本身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 合同制同时也是一种利益平衡、调节,约束机制 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 1.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合同 3.集体合同 4.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基本特点: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 7.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四、集体合同制度 1.集体合同:是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有没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与企业签订。可分为基本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等。 2..集体合同的特征:除具有一般协义的主体平等性、意思表示一致性、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外,还包括以下特点: 1)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 3.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主体不同。 2、内容不同。 3、功能不同。 4、法律效力不同。 4.集体合同的作用和意义: 1.订立集体合同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2.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5.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6.集体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一)集体合同的形式:主件和附件 (二)集体合同的期限:定期合同,1~3年 (三)集体合同的内容: 1、劳动条件标准部分。 2、一般性规定。 3、过渡性规定。 4、其他规定。 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 (一)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二)协商集体合同(20内以书面形式回应):(1.协商准备、2.协商会议、3.通过签字) (三)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10天内) (四)审核期限和生效(15天内) (五)集体合同的公布 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 (一)集体合同的履行(实际履行和协作履行原则) (二)履行的监督检查 (三)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五、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1.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在本单位实施的,为协调劳动关系,并使之稳定运行,合理组织劳动,进行劳动管理而制定的办法、规定的总称。 2.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 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 2)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 3)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 3.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 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2)劳动纪律/6个规则/4个要求 3)劳动定员定额规则/2个 4)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4个。 5)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6)其他制度。 4.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 1)职工参与。 2)正式公布。 六、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1)审议建议权、2)审议通过权、3)审议决定权、4)评议监督权、5)推荐选举权。 2.平等协商制度与集体协商的区别:1)主体不同、2)目的不同、3)程序不同、4)内容不同、5)法律效力不同、6)法律依据不同。 3.信息沟通制度: (一)纵向信息沟通:1)下向沟通、2)上向沟通 (二)横向信息沟通 (三)建立标准信息载体:1)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2)汇总报表、3)正式通报、4)例会制度 4.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一)薪酬(二)工作(三)晋升(四)管理(五)环境 5.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 (一)诊断公司潜在的问题 (二)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三)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 (四)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增强企业凝聚力 6.员工满意度调查: 1)确定调查对象 2)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调查项目) 3)确定调查方法:(1.目标型调查法(选择法、正误法、序数表示法)。2.描述型调查方法。) 4)确定调查组 5)调查结果分析 7.降低沟通障碍和干扰: 1)促进合作的心理状态实现沟通。 2)注意沟通语言的选择。 工作时间与最低工资标准: 1.工作时间形式:1)准备和结束工作的时间、2)作业时间、3)中断时间、4)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5)间歇时间等。 2.工作时间的种类:(一)标准工作时间、(二)计件工作时间、(三)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四)不定时工作时间、(五)缩短工作时间。 3.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1)条件限制、2)时间限制、3)延长工作时间、4)人员限制。 4.最低工资的含义: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用方法:1)比重法、2)恩格尔系数法。 5.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1)货币支付、2)直接支付、3)按时支付、4)全额支付。 6.新员工实行三级安全卫生教育:1)组织入厂教育、2)组织车间教育、3)组织班组教育。 7.工伤医疗期待遇:1)医疗待遇、2)工伤津贴。 |
1[单选题]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特点是( ) 。 A.体现国家意志 B.非强制性 C.非国家意志性 D.群众性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 )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A.劳动合同 B.专项协议 C.集体协议 D.集体合同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上向沟通的信息应当逐层集中,在各环节进行( ),然后向上一级传输。 A.汇总 B.综合 C.分解 D.研究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雇员是与雇主相对的一个概念,通常可以理解为基于( )合同,为雇主提供劳动的人。 A.雇用 B.劳务 C.劳动 D.服务 【参考答案】C 5[多选题]物质利益原则含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为( )。 A.物质利益激励机制 B.物质利益平衡机制 C.物质利益调节机制 D.物质利益纠束机制 E.海氏评价法 【参考答案】ABCD 6[多选题]集体合同的特征是( )。 A.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 B.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C.集体合同是雇主与雇员的双务协议 D.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E.职工代表大会是代表劳动者利益的组织 【参考答案】ABD |
热点推荐: 2017人力资源管理师代报名专题|人力资源师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11月19日 2017人力资源管理师成绩查询时间入口|高效备考培训套餐|报考指南|真题|答案 2017人力资源管理师焚题库上线啦|二级模考题库|三级模考题库|四级模考题库 特别推荐: |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