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1.【解析】选B。量筒量取液体后,残留在量筒内的液体不占所量的体积,不能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故A项不正确;将玻璃导管插入橡皮管的操作是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故B项正确;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滴管尖嘴不能伸入试管口中,应高于试管口0.5 cm,故C项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容易潮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不能放在纸上称量,故D项不正确。
2.【解析】选C。A中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B中的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中不需要分液漏斗,而需要500 mL容量瓶。
3.【解析】选C。加热试管前要先预热,防止局部过热破裂;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发生倒吸现象;浓硫酸洒到皮肤上,应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NaHCO3溶液。
4.【解析】选D。硫单质在酒精中微溶,故A项不正确;量筒只能精确至0.1 mL,故B项不正确;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然后装入标准溶液,故C项不正确;四氯化碳符合萃取碘水中的碘的要求,故D项正确。
【方法技巧】计量仪器的读数
(1)量筒、托盘天平为粗略测量仪器,读数时只能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2)滴定管、移液管等为精确测量仪器,读数时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5.【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封管与外界隔离,发生的是内部循环过程。
(2)明确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关系。
【解析】选B。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是因为NH4Cl分解生成了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又化合为氯化铵固体,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差,故A项不正确;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符合碘单质在加热时的升华和凝华过程,故B项正确;加热时,c中溶液因氨气挥发出来而红色变浅,冷却后又变深,故C项不正确;玻璃联球内存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转化的化学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d内气体颜色变深,e内气体颜色变浅,故D项不正确。
6.【解析】选D。保存浓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量筒准确读数达不到小数点后两位;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不能“左码右物”,且也不能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7.【解析】选B。用过的试剂一般不能倒回原瓶,以免污染整瓶试剂;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在有少量水剩余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Hg(NO3)2有毒,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质和土壤污染。
8.【解析】选D。金属锂的密度小于煤油,保存时应用石蜡密封,选项A错误;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选项B错误;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吸水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误区警示】(1)金属钠、钾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存放在煤油中,金属锂不行,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应用石蜡密封。
(2)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称量时不能放在纸上。
9.【解析】选C。洗气和干燥气体,应使气体与试剂充分接触,要“长进短出”,故A项不正确;排水法集气时,应“短进长出”,故B项不正确;自来水可以排出贮存在集气瓶内的气体,故C项正确;为了使H2S和SO2充分接触反应,应使两者相向运动,密度大的SO2从a管口进,密度小的H2S从b管口进,故D项不正确。
10.【解析】选C。闻氯气的气味,不能把鼻子凑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口;白磷易燃,应该在水下切割;金属钠在研钵中研磨的过程中容易燃烧甚至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