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黑龙江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7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综合提升试题(二)

2017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综合提升试题(二)

中华考试网  2017-04-20  【

1.(2016·常德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夏商周时写道:“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材料反映夏商周时期(  )

A.人们熟知人事与天象息息相关

B.统治者借神权以加强王权

C.人们认为有超人间的鬼神世界

D.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

D [材料中农夫、妇人、戍卒、儿童知道一些天象,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理解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更不能表明他们熟知人事与天象息息相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统治者,不能说明统治者借神权以加强王权,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鬼神世界,故C项错误;材料中农夫、妇人、戍卒、儿童知道一些天象,表明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故D项正确。]

2.(2016·赣州摸底考试)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C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的措施,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爵位继承问题,从“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可知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故C项正确;礼乐制度主要是关于不同等级贵族在祭祀宴饮时的音乐和礼仪,故D项错误。]

3.(2016·济南模拟)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B [三公九卿是指政府的大臣,彼此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时期任用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D项错误。]

4.(2016·临沂质检)汉朝初年,2 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作“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  )

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

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D [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时期地方政府官员有举荐后辈官员之权力,但是不等于此时任用官吏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制定的官员选拔标准注重道德领域中的“孝”“廉”两个方面,这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官僚选拔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

5.晋代傅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B [趋利避害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意思是田地不在于多,而在于在田地上下大工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与其相似,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精耕细作,反对粗放型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量力而行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扬长避短与材料内涵相差甚远,故D项错误。]

6.(2016·桂林、崇左联考)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明)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  )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 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

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A [由材料中“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看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独特的工艺文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不能体现行业间的协作,故B项错误;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工匠地位低,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改进,故D项错误。 ]

7.(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臧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

A.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B.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商人社会地位不高

A [由题干信息“鲁国大夫臧文仲”“子贡”因从事商业被认为是“不仁”,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开始出现从事商业的人并日趋活跃,故A项正确;“鲁国大夫臧文仲”不属于儒家学派;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春秋时期对商人歧视的措施,仅仅停留在指责,故社会地位不高不存在,故D项错误。]

8.(2016·临沂质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

B.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

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基础

D.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

A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建立较为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旨在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捆绑到争霸战争的战车,谋求战争的胜利,故A项正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因户籍管理制度的强化身份差异更加固定化,故B项错误;户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完善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但不是制定户籍管理制度的初衷,故C项错误;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差别不会因为户籍管理制度的推行而消除,故D项错误。]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