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赵旭黎《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
材料二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包括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步,“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两种制度征粮的范围和手段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其对保证战争胜利及引发农民不满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即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第二小问,“后退一步”是指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第三小问,“前进两步”是指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成效。
答案 (1)差别:粮食征集的范围不同(“余粮收集制”指征集除农民口粮、种子粮之外的粮食,“粮食摊派制”的征集范围涵盖农民的全部粮食);“粮食摊派制”更强调征收的强制性。
影响:一方面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巩固了新生政权;一方面因用强制摊派的办法征购粮食,引起农民的抵制和反抗,导致了社会和政治危机。
(2)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
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14.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
(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结合经济改革过程进行概括。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中共十一届、十二届与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回答。
答案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国有企业。
(2)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或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或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3)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经济规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