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上海高考]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两个装置中含有等量的D和d棋子,代表等位基因分离,雌雄个体各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从两个装置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合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本实验不能说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选A。
答案:A
2. [2014·海南高考]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 抗病株×感病株
B. 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 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1)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对应的为隐性性状;(2)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亲代性状为显性。故选C。
答案:C
3. [2013·课标全国卷]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实验的相关知识。本题的“题眼”为题干中的“验证”,即用隐性个体(纯合子)与F1(杂合子)测交,故“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最小;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的实验要求所选相对性状有明显的显性隐性区分,否则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验证实验中所选的相对性状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样才符合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否则会导致实验误差。
答案:A
4. [2013·山东高考]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 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 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解析:本题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依题意可首先分析出前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表),据此可判断曲线Ⅰ、Ⅱ、Ⅲ、Ⅳ分别对应表中的②、④、③、①4种情况。
①连续自交 ②随机交配 ③连续自交并逐
代淘汰隐性个体 ④随机交配并逐
代淘汰隐性个体 P 1 1 1 1 F1 1/2 1/2 2/3 2/3 F2 1/4 1/2 2/5 1/2 由图可知,曲线Ⅱ的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与曲线Ⅲ的F2中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均为0.4,A、B正确;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和上一代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为1-1/2n和1-1/2n-1,两者相差1/2n,C错误;曲线Ⅰ和Ⅳ分别代表随机交配和连续自交两种情况,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淘汰和选择,所以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D正确。
答案:C
5. [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如F2中出现9∶3∶4这样的性状分离比,故A错;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性状表现相同,故B错;测交方法可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故C错;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故D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