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A项错误;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B项错误;许多酸性氧化物是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Mn2O7、CrO3等,C项错误;纯净的硫酸成分是H2SO4,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D项正确。
2. B [解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保持不变,A项正确;乙烯与HCl反应后得到氯乙烷,B项错误;硝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时没有单质生成,但与另外两种酸作用时会有单质生成,C项正确;吸热反应中生成物能量比反应物能量高,D项正确。
3.B [解析] HD是由两种氢原子构成的单质,A项错误;SiO2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C项错误;NaCl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D项错误。
4.B [解析] 碳纤维是无机材料,A项错误;PM2.5颗粒很小,单位质量的PM2.5表面大,吸附能力很强,B项正确;可通过蒸馏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C项错误;煤的液化或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或气态燃料,D项错误。
5.C [解析] 冰与水状态不同但化学成分相同,二者混含在一起属于纯净物,A项错误; 烃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B项错误;NH3、CO2、SO2本身不能电离,但溶于水后会生成电解质,C项正确;核素是原子而H2是分子,D项错误。
6.D [解析] 蒸发盐田中的一部分海水后,食盐就可结晶析出,A项错误;海水中的钾元素是K+,只能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转化为K,B项错误;潮汐发电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C项错误;海水中提取溴,首先将Br-氧化成Br2,吹离海水后用SO2富集(被还原),最后再氧化,D项正确。
7.A [解析] 元素符号左上角应写核素的质量数而不是中子数,B项错误;C项中的模型是比例模型;HOCH2COOH缩聚的机理是—COOH脱羟基、—OH脱氢原子,正确的结构简式应该是H?OCH2CO?OH。
8.D [解析] 18O2-原子核内质子数是8个,A项错误;B项错在漏写了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CH2===CH2”是乙烯的结构简式,C项错误。
9.B [解析] 碳原子的半径应该比氧原子的半径大,A项错误;甲基的结构简式为—CH3 ,C项错误;明矾晶体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D项错误。
10.D [解析] 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表现出脱水性,A项错误;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盐与水,并氧化了单质铜,故表现出氧化性与酸性,B项错误;稀硫酸与BaCl2混合后,H+并没有参加反应,C项错误;D项中是H+与CO3(2-)反应生成CO2与H2O,表现出酸性。
11.A [解析] 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一种,①错误;混合物无确定的熔点、沸点而纯净物有,②正确;烯烃混合物符合③中特点;当构成Q的分子只有一种时,则Q是纯净物,④正确。
12.B [解析] 漂白粉使石蕊褪色是它氧化了有色物质,有电子的转移;苯使溴水褪色是苯从水中萃取了溴单质,是物理变化;有少数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有吸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C与CO2间的反应),铁被钝化是浓硫酸将表面的铁氧化成Fe3O4。
13.D [解析] 操作①是仅相当于饱和FeCl3溶液的稀释,得到的是溶液,操作②则可得到Fe(OH)3胶体,操作③可得到Fe(OH)3沉淀,最初得到的是浊液,故A项、B项正确;前两种分散系颜色依次为黄色、红褐色,后一种分散系放置过程中会析出固体,三者现象各不相同,C项正确;三种分散系中均有Cl-,遇Ag+均可形成相应的沉淀,D项错误。
14.B [解析] 铅没有+3价,A项错误;由CaC2水解方程式知,水(H—OH)中的“OH”转化到碱中而“H”转化到有机物中,故B项正确;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C项错误;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后,得到酸性溶液,然后H+、NO3(-)将SO3(2-)氧化为SO4(2-),最后可得到BaSO4溶液,D项错误。
15.(1)丙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能否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3)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4)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它排斥带正电的H+,故开始时H+与胶粒不易接触而发生反应
[解析] 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只会使之沸腾;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即是丙同学的操作。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采用丁达尔效应。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负极区靠近,导致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4(2-)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现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物质间若要发生反应,必须先接触才行,根据问题(3)知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它排斥带正电的H+,故二者之间不易发生反应,当氢氧化铁胶体转化为Fe(OH)3沉淀时,电中性的Fe(OH)3对H+就不存在排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