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会计实操 >> 行业会计 >> 房产建筑 >> 文章内容

2017年辽宁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模拟试卷(八)_第5页

考试网   [2017年2月10日]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如果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预付账款余额。

  2.A【解析】订本式账簿,简称订本账,是在启用前将编有顺序页码的一定数量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订本账的优点是能避免账页散失和防止抽换账页;其缺点是不能准确为各账户预留账页。这种账簿一般适用于重要的和具有统驭性的总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D【解析】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只对部分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时间短、参与人员少,但专业性很强。

  4.C【解析】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A【解析】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其余额计算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6.D【解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7.C【解析】专用记账凭证是指分类反映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

  8.C【解析】账实核对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账实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逐日核对是否相符;②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③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④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债权债务账面记录核对是否相符。

  9.BCD【解析】使用活页式账簿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码,另加目录以便于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

  10.B【解析】广告费属于销售费用,支付广告费,费用增加记借方,用银行存款支付,银行存款减少,记贷方,所以本题所作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销售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11.D【解析】固定资产盘亏时,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注销手续,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已提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涉及增值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还应按相关规定处理。

  12.C【解析】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即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簿记录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在月末进行。

  13.C【解析】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200-80=120(万元)。企业偿还负债25万元,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14.C【解析】“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15.B【解析】企业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16.C【解析】本题应作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800

  贷:生产成本800

  17.C【解析】“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18.C【解析】选项A,“从银行借款存入开户银行”引起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增加;选项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引起负债内部要素一增一减变动;选项C,“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引起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减少;选项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引起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

  19.A【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20.D【解析】“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AC【解析】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专业术语,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

  3.ABCD【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4.ABC【解析】中期财务报表,是以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等。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5.ABCD【解析】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记录真实;②内容完整;③手续完备;④书写清楚、规范;⑤编号连续;⑥不得涂改、刮擦、挖补;⑦填制及时。

  6.ABC【解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7.ABD【解析】红字更正法适用于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会计科目错误,或者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从而引起的记账错误。选项C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用补充登记法。

  8.ABD【解析】在清查过程中不能用白条抵库,也就是不能用不具有法律效率的借条、收据等抵充库存现金。

  9.ABC【解析】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10.ABD【解析】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对于同一账户而言,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选项B、D都是在选项A公式的基础上变化得到。

  11.ABC【解析】“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

  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选项D,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利得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12.BCD【解析】属于财务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进行核算。

  13.BCD【解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14.BCD【解析】账务处理程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账簿组织是指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记账程序是指由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编制财务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

  15.AD【解析】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

  16.BCD【解析】所有者权益表现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7.AB【解析】计入产品成本的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选项A、B应记入“管理费用”。

  18.ACD【解析】未达账项,是指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事项。未达账项一般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企业已收款记账,银行未收款未记账的款项;②企业已付款记账,银行未付款未记账的款项;③银行已收款记账,企业未收款未记账的款项;④银行已付款记账,企业未付款未记账的款项。上述任何一种未达账项的存在,都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开出的对账单的余额不符。

  19.AB【解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

  20.ABC【解析】选项D,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三、判断题

  1.√【解析】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设多栏式现金日记账,一般常把现金收入业务和支出业务分设“现金收入日记账”和“现金支出日记账”两本账。其中,现金收入日记账按对应的贷方科目设置专栏,另设“支出合计”栏和“结余”栏;现金支出日记账则只按对应的借方科目设专栏,不设“收入合计”栏和“结余”栏。

  2.×【解析】一般来说,日记账应与收、付款凭证相核对,总账应与记账凭证相核对,明细账应与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相核对。

  3.×【解析】错账更正法中,划线更正法在更正时,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4.√【解析】错账的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三种。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5.√【解析】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不同的单位,采用不同的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构成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

  6.×【解析】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缺点是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并且按每一贷方账户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7.×【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一种对账记录或对账工具,并不是会计凭证,不能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依据,即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的未达账项来调整银行存款账面记录,未达账项只有在收到有关凭证后才能进行有关账务处理。

  8.×【解析】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及其处理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该账户属于双重性质的资产类账户,下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9.×【解析】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10.√【解析】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11.×【解析】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12.√【解析】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

  13.×【解析】“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本期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应通过销售费用核算。

  14.×【解析】由于收入和费用等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因此,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

  15.×【解析】企业计算应向投资者分配的现金股利,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的减少。

  16.√【解析】银行存款日记账是用来核算和监督银行存款每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的账簿。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和币种分别设置,每个银行账户设置一本日记账。

  17.×【解析】小写金额用阿拉伯数字逐个书写,不得写连笔字。在金额前要填写人民币符号“¥”,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或符号“一”;有角无分的,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一”。

  18.√【解析】该企业年末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200+(1000-150-50)=1000(万元)。

  19.×【解析】“营业税金及附加”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20.×【解析】根据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企业已完成销售手续,则该商品的所有权已经不属于企业,不再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

  四、计算分析题

  (一)

  (1)甲公司借入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600000

  贷:短期借款600000

  (2)甲公司按月计提利息的金额=600000×5%÷12=2500(元)。

  (3)甲公司1月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2500

  贷:应付利息2500

  (4)甲公司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利息5000

  财务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7500

  (5)甲公司9月末偿还借款本金及第三季度银行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600000

  应付利息5000

  财务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607500

  (二)

  (1)制造费用分配率=100000÷(5000+3000)=12.5(元/d)时,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5000×12.5=62500(元)。

  (2)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12.5=37500(元)。

  (3)A产品当月生产成本=4000×150+5000×20+62500=762500(元)。

  (4)B产品当月生产成本=2000×150+3000×20+37500=397500(元)。

  (5)完工产品的总成本=762500+397500=1160000(元)。

1 2 3 4 5
责编:duoduo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