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中级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 出版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5

2018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5_第6页

来源:华课网校  [ 2017年12月10日 ]  【

  第61题

  试题答案:ACE

  第62题

  试题答案:ABE

  第63题

  试题答案:ACD

  第64题

  试题答案:ACE

  第65题

  试题答案:ACD

  第66题

  试题答案:BDE

  第67题

  试题答案:ABDE

  第68题

  试题答案:AC

  第69题

  试题答案:ACE

  第70题

  试题答案:BDE

  第71题

  试题答案:1

  试题解析:

  一个完整的选题策划过程,一般应含有四个环节:

  (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

  (2)构思图书的总体结构。

  (3)开展多方面的论证。

  (4)不断修订和优化。

  考点:

  ☆☆☆☆☆考点9:选题策划的环节;

  选题的来源不同,策划的环节也不尽相同,而一个完整的选题策划过程,一般应含有以下四个环节:

  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

  精神劳动是生产科学文化成果的劳动,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过程中进行的。表面上看,选题似乎是灵机一动的产物,实际上是长期思考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一项政策的实施,一种制度的改革,一条经验的推广,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可能蕴藏着丰富的选题资源,关键是编辑要去发现。

  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编辑,要能自觉地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的方针政策,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密切保持与作者、读者的联系,认真关注国内外图书市场的情况,并依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运用职业敏感和创新思维,努力捕捉各种有新意的点子,促使其生长形成新选题;与此同时,还要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可贵的职业敏感,随时发现生活中的“亮点”、“热点”,并紧紧抓住,使之成为可以生长形成新选题的基点。1979年《重放的鲜花》一书的出版,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时思想解放运动风云初起,落实政策工作刚开始部署,有关编辑便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迅速提出了该书的选题没想,建议收选“文化大革命”前曾被当作“毒草”批判的文艺作品。该选题获得通过并迅速实施。结果,《重放的鲜花》一书的问世,配合了文艺领域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故而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反响。

  2.构思图书的总体结构

  编辑最初捕捉到的选题,也许只是一个念头,一点触动,一种感觉。进入构思阶段,便要对选题的价值重新进行确认,并对实施细节逐一落实,从而使选题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丰富,从粗糙到精细。可见构思是一个进一步调查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

  编辑的构思和作者的构思具有不同的特点:作者往往会凭借写作冲动进入写作过程,边写边想,逐步完善,甚至中途改弦易辙;编辑则必须通过构思,形成尽可能周密、详尽的方案。这是因为编辑不仅要用它来明确自己的思路,还要用它来统一工作群体的思想,并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编辑在构思阶段,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选题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有哪些新的发展,它的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选题在立意上出新。

  (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同选题有多大的契合度。选题的社会效应如何,往往能从这个契合度上反映出来。

  (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它与选题特色是否存在关联性。未来出版物的竞争力,与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有关。

  3.开展多方面的论证

  选题论证是通过对选题策划质量的评估来确定其是否可以组织实施的一项工作,对于保证选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选题不仅要经编辑个人论证,还要通过一定的程序由集体论证。出版单位一般都有专门的选题论证机构,建立规范的选题论证制度,定期对编辑报送的选题进行审议。论证要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在选题论证会上,人人平等,各抒己见,科学分析,有理有据,力争取得一致意见。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由社长或总编辑决定是否列入选题计划。选题若要优选、优化,在论证时就要多加“阻力”,在通过后则要多加“助力”。“阻力”有助于大家从不同角度作正反两方面的深入思考,可以有效地抵制平庸选题的出笼;“助力”则可促进好选题尽快转化为稿件。

  选题论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1)精神文化价值判断。今天的选题将发展为明天的图书。对选题的论证,应该坚持高标准,要求列选的选题达到一定的价值水平,不能降格以求。原稿审读可以从现实出发,选题论证则应从理想出发。因为原稿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不能不考虑作者的现实情况;选题则还处在设计阶段,必须“取法乎上”。由于选题提供的是基本框架和写作要求,还没有成为作品,在论证时可以根据题材的现实意义、作者的写作实力以及内容可能达到的高度,从引导性和创造性上来评估未来图书的精神文化价值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

  ①引导性。作为文化产品之一的图书,应该对人类具有精神上的引导作用。一个好的选题,无论是基本立意,还是主要内容,都应该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从而体现出明确的引导性:或是政治上的教诲,或是思想上的启发,或是道德上的熏陶,或是科学知识上的传授,或是几方面兼而有之。

  ②创造性。一个好的选题,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形式的设计,都应该体现出编辑独到的眼光,独有的特色。1915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辞源》。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新式汉语词典,出版以后大受欢迎。21年后,书局又推出另一部大型汉语词典《辞海》,取《辞源》之所长而又有所创造,在词典出版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20世纪后期问世的《汉语大词典》,广收古今语词,成为汉语词典的一个新的高峰。这三部词典,虽然同为大型工具书,但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各自编辑的创造性,因而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辉映。诸如这样富有创造性的选题,显然非常值得开发。当然,创造性有大有小。如果选题能够实现学科建设中的“第一次突破”,理论探讨中的“第一次提出”,艺术创造中的“第一次尝试”,科学研究中的“第一次发现”……其创造性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无疑应该实施;如果选题并未达到这些“第一”,但在理论观点的阐发上、作品结构的组织上、讲述知识的方式上、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上或者读者使用的便捷上具有创意,也要着意开发。总之,具有创造性的选题,不论大小,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要积极列入出版计划;反之,则要慎重考虑是否宜列入出版计划。在人云亦云的平庸书充斥市场的时候,尤其应如此。

  (2)市场适应性判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出版单位经营的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单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强化营销意识,充分考虑选题的市场适应性。对于选题的市场适应性,可以从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角度进行评估。

  ①针对性。人类的文化生产和社会的精神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图书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应该具有现实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针对性首先要求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定位,适合图书市场细分的特点;读者对象模糊不清、笼统地称“为各种读者服务”的选题,显然针对性不足,必须加以改造。其次,针对性又要求有明确的图书功能定位,适应目标读者的实际需求,能为读者提供真正的帮助,或者服务于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或者服务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从这一意义上说,针对性也就是实用性。针对性强的选题才有市场号召力,才是好选题。

  ②前瞻性。从选题到作品,有一个写作周期;从原稿到图书,又有一个出版周期;图书出版以后,还有一个重印或再版问题。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其表现之一,便是新陈代谢的节奏加快,图书很容易失掉时效,成为明日黄花。这就要求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具有前瞻的眼光,能预见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并作为写作要求传达给作者,以保证图书面世时不但不过时,而且还具有较为持久的市场生命力。这样的选题便是较好的。

  (3)效益性判断。选题的最大追求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说,效益是衡量选题成功与否的一杆标尺。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获取经济效益,是出版单位维持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某些有特大或很大社会效益的选题,虽然实施后会因图书发行量甚少而发生亏损,在出版单位财力允许的条件下,还是应该列入选题计划。除此之外,一般选题都应该尽量保本、赢利。因此,要通过对同类书出版情况的考察,分析选题的市场空间,预测选题的市场潜力,还要审核选题的经济预算,使之取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那些既无社会效益又无经济效益的选题,徒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就不应该列入选题计划。

  (4)可行性判断。选题的设计应该以具备必要的实施条件为前提,否则,设想再好的选题也难免成为“水中之月”,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选题论证时,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审查选题是否切实可行。譬如,选题是否超出了出版单位的专业分工范围,作者的写作能力是否胜任,开发选题所需的投资本单位能否承受,选题的特殊专业要求编辑能否驾御,等等。出版工作应增强理性,克制“冲动”,无论个人还是单位,都应量力而行,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以上所述,是从微观上对具体选题质量水准的论证。经过微观上充分论证的具体选题,还须从出版单位选题结构的宏观上考虑其是否适宜,最后由出版单位的领导决策是否列入选题计划。

  4.不断修订和优化

  编辑策划的选题通过以后,选题策划工作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不断修订和优化的问题。所谓修订和优化,一方面是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是根据图书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对选题的内容进行调整。编辑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努力提高选题的智慧含量。譬如,有一家出版社为适应古典戏剧研究者的需要,策划并通过了一套总名称为《中国古典戏剧选》的选题。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广泛听取文学艺术界和美学界的意见,调整了编选思路,增强了经典性和学术性,最后将其改名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和《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出版。结果不仅达到了原来的出书目的,而且广受好评。这正是选题优化的结果。

  第72题

  试题答案:1

  试题解析:

  发稿时要达到“齐、清、定”的基本要求。“齐”,指稿件完整齐全,包括正文、辅文都要齐全;“清”,指书写和勾画和编排顺序清楚;“定”,指内容、体例格式等已经确定,不致在校样上再有大的改动。发稿时,责任编辑要通过填写有关单子把自己对于整体设计的要求告诉美术编辑、技术编辑,同时还要把本书的一些基本数据告知出版科和发行部门,以便妥善地安排印制和发行。

  发稿时,编辑应填写的单子有:

  (1)发稿单。

  (2)装帧设计单。

  (3)征订单。

  (4)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申报单。

  考点:

  ☆☆☆考点32:稿件整理的目的;

  稿件整理是在发稿前对已经加工完毕的稿件进行统一检查整理的技术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保证稿件达到“齐、清、定”的发稿要求。“齐”,指稿件完整齐全,除了正文及目录应完整外,凡有序言、图表、后记、索引、附录、内容提要等辅文的,也需完整无缺;“清”,指书写、勾画和编排顺序清楚;“定”,指内容、体例格式等已经确定,不致在校样上再有大的改动。“齐、清、定”是发稿的基本要求之一。

  ☆☆☆☆考点34:提出整体设计要求和发稿;

  图书的整体设计,一般由责任编辑提出要求,由美术编辑、技术编辑具体完成。因此,责任编辑在发稿时,要通过填写有关单子把自己对于整体设计的要求告诉美术编辑、技术编辑。

  责任编辑还必须把本书的一些基本数据告知出版科和发行部门,以便妥善地安排印制和发行。这也是通过发稿时填写有关单子来实施的。

  发稿时通常应填写下列单子:

  1.发稿单。这是编辑部门交给出版科、发行部门的有关稿件基本情况以及对整体设计、排印、发行等工作所提要求的通知单。它是出版科、发行部门的工作依据,其项目包括书名,编、著、译者姓名,稿件类别,原稿字数,稿件内容和数量(原稿正文页数以及出版说明、目录、前言、附录、索引、后记等辅文的页数)以及各个部分的印订次序,读者对象,发行范围,出书日期,对整体设计、校对工作、看样等的要求,其中翻译作品的书名和原著者姓名都须附原文。

  2.装帧设计单。该单的项目包括书名,丛书名,编、著、译者姓名,开本,正文用纸种类,估计页码数,装订样式,内容介绍以及对整体设计等的具体要求。

  3.征订单。该单的主要内容是新书预告,其项目包括书名、丛书名,编、著、译者姓名,书号,开本,字数,内容介绍,主要读者对象,估计定价,估计出版时间等项目。征订单是供发行部门了解图书内容以便做好征订工作用的,所以,其中的内容提要应抓住要点,突出特色,重在翔实,切忌空洞花哨。

  4.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申报单。该单用于向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中心申请核发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须填报的著录数据项目包括书名与著作责任者项,版本项,出版项,丛书项,附注项,标准书号项;检索数据项目包括图书识别特征的检索点和内容主题的检索点。每项下又各含几个小项,如书名与著作责任者项下含正书名、卷数、章回数、并列书名、副书名及说明文字、第一著作责任者、其他著作责任者。该申报单由CIP数据中心统一规定具体样式,有关的各个项目要一一填明无误。

  上述四种单子都由责任编辑填写后交编辑室主任审核,经出版单位领导签发后随稿件及其审读加工记录单一起发出。

  由美术编辑和技术编辑根据责任编辑意见具体拟出的整体设计方案(关于图书整体设计的内容和原则等详见本书第四章),要经责任编辑和编辑室主任、出版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再由美术编辑和技术编辑负责实施。

  第73题

  试题答案:1

  试题解析:

  版面上图文的合成有三种样式:

  (1)以文为主,图起辅助作用。图叫“串文图”或“伴文图”。合成的原则是“图随文走”,不在同一面实施图文合成的,必须遵守“文先图后”的规定,并在相应的文字处标注伴图编号,以作补救。

  (2)图文并重。这类版式中的图文,不能违反须在同一面(包括和合面)上合成的原则。字级一般不宜过小。

  (3)以图为主,文字起辅助作用。在这类版式中,图是主体,文字是图的说明,即“图注文字”。图注文字的字级一般不宜过大,以与被注图片靠近为宜;也有一些图文合成版面,采用图注文字集中于版面某隅,以序号与图片相对应的方式。

  考点:

  ☆☆☆☆考点23:图片排式及图文合成;

  1.图片在版面上位置的确定。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与文字既同又异。所谓“同”,是指图片排式同样受版面、版心规格及相关因素的制约;所谓“异”,是指某些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可以突破版心,甚至超出版面,以造成特别的版式效果。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突破版心的,称为“超版心”;超出版面的,则为“超版面”,俗称“出血”。

  2.图片排式及设定。图片排式有直式、横式与和合式三种。直式,是图片宽度较小,头、脚与天头、地脚平行的排列样式。一般图书的插页图、画册和图集类图书的图片多用这种排式。横式,是图片宽度大于版心宽度,因而需头、脚与订口、翻口平行的排列样式。和合式,是图片规格大于版面,需要在两个版面上排列的样式。这种样式,大多是因图片规格特别大或图片呈横向狭长状,一个版面只能容纳其一部分,故需跨面才能排列。这在图文类图书、大型画册中所见颇多。

  3.图文合成及其审美效果。图文合成,是指图片与相应文字在版面上的编排、组合。这种编排、组合,既显示图书的内容结构,同时又体现图文版面的设计创意。图文的合成大体有三种样式:

  (1)以文为主,图起辅助的作用。这类版式中的图,称“串文图”或“伴文图”,合成的原则是“图随文走”。不在同一面实施图文合成的,必须遵循“文先图后”的规定,并在相应的文字处标注伴图编号,以作补救。

  (2)图文并重。这类版式中的图文,不能违反须在同一面(包括和合面)上合成的原则。因文字具有与图并重的地位,所以其字级一般不宜过小。知识普及读物、休闲读物、幼儿读物、连环画等图文类图书中的版面图文合成都如此。

  (3)以图为主,文字起辅助的作用。在这类版式中,图是主体,文字是图的说明,故称“图注文字”。图注文字的字级一般不宜过大,以与被注图片靠近为宜;也有一些图文合成版面,采用图注文字集中于版面某隅,以序号与图片相对应的方式。

  如前所述,无论何种图文合成样式,都必须达到既显示图书的内容结构,同时又体现版式设计创意的效果。所谓“创意效果”,即一定的审美效果。图文合成的审美效果体现在多方面,如排列有序、变化有章,构思独特、别具一格,大小得体、轻重适当,色彩和谐、基调分明,等等。如果说图文合成的版面是一个有限的舞台,那么,图文合成的审美效果则应是层出不穷的、有声有色的“大戏”。

  第74题

  试题答案:1

  试题解析:

  期刊与图书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时效性。期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变性,而图书表现出一种相当稳定的特点,时效性相对较弱。

  (2)延续性。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种期刊可用同一名称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内容各不相同的单本,而图书的出版没有这种延续性。

  (3)节奏性。期刊的出版时间有严格的周期要求,而图书的出版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严格要求。

  (4)一次性。期刊一般不会再版或重印(但可以结集出版,如出版合订本等),而图书的有效时间比较长,往往具有多次重印甚至再版的价值。

  (5)定向性。期刊有明确的受众,图书虽也有自己的读者对象,但要有市场确认过程。

  此外,广告往往是期刊的重要经济来源,而图书基本上不刊登广告。

  考点:

  ☆☆☆考点4:期刊与图书的比较;

  期刊与图书也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时效性。期刊要求贴近现实社会生活,一本新出版的期刊,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一旦时过境迁,便会显得“陈旧”,表现出较强的时效性。图书则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时效性相对较弱。

  2.延续性。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种期刊可用同一名称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内容各不相同的单本,而图书的出版没有这种延续性。单本的期刊往往不及图书厚重,但连续出版的各本不仅互不重复,而且后出者往往还是对前出者的认识深化与价值积累。因而从总体上看,期刊具有在某一领域不断地深化认识、积累文化的功能。

  3.节奏性。期刊的出版时间有严格的周期要求,周刊、半月刊、月刊等就是按照不同的时间节奏定期出版的,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性。图书的出版时间则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严格要求。

  4.一次性。期刊一般不会再版或重印(但可以结集出版,如出版合订本等),往往“一版定终身”。图书的有效销售时间则比较长,往往具有多次重印甚至再版的机会。

  5.定向性。期刊有明确的受众,因此可以采用预订等手段定向发行,形成稳定的读者队伍。图书虽也有自己的读者对象,但都要有市场确认的过程。

  此外,因为期刊具有定向、连续发行的特点,且拥有相对稳定的发行量,往往可以成为良好的广告载体,深受广告客户的重视。图书则基本上不登载广告,即使偶尔登载,其传播效果也显然不及期刊。

  第75题

  试题答案:1

  试题解析:

  期刊与报纸相比,二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外在形态。我国期刊较常用的开本主要有16开、32开、大16开和大32开四种,而报纸的开本则以对开和4开为多。

  (2)出版周期。期刊一般有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和半年刊,即出版周期最短者为一星期,而报纸周期最长者才为一星期。

  (3)新闻时效。期刊在新闻时效性方面要弱于报纸;但可以对客体作较长时间的调查、观察与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的深度开发。

  (4)内在容量。每期的期刊与报纸在总字数上无法比较容量大小;但就单篇作品的容量来说,一般情况下期刊所载作品大于报纸所载的。

  (5)版面风格。期刊在统一中求变化,报纸在变化中求统一。

  考点:

  ☆☆☆考点3:期刊与报纸的比较;

  期刊与报纸相比,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外在形态。我国期刊较常用的开本主要有16开、32开、大16开和大32开四种,而报纸的开本则以对开和4开为多。期刊要装订成册,而报纸多为散页,一般采用大张纸折叠。

  2.出版周期。期刊一般有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也有周期更短的,而报纸出版周期大多以“日”计,即使“周报”,出版周期也不过一星期。

  3.新闻时效。期刊在新闻时效性方面要弱于报纸,但可以对客体作较长时间的调查、观察与分析,从而有效地增加内容的深度和力度。

  4.内在容量。由于各自篇幅不同,一期刊物与一期报纸在总字数上无法比较容量大小,但就单篇作品的容量来说,一般情况下是期刊大于报纸。期刊的空间伸缩性比较大,尤其是在研究某一科学问题或深刻反映某种社会现象时,允许单篇作品的篇幅相对长一些,甚至可以在一期中有机地组织几篇作品,充分使用材料,从而发挥期刊的集束效应。

  5.版面风格。由于版面大小不同,期刊和报纸具有明显不同的版面风格。期刊版面重流畅,重视前后版面的衔接,在统一中求变化;而报纸版面重丰富,不同版面自成单元,在变化中求统一。

  第76题

  试题答案:1

  试题解析:

  (1)“毛泽东思想”后应加“、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后漏“重要思想”。

  (3)缺“三个代表”的主体--中国共产党。

  (4)“先进生产力”,前缺“中国”一词。

  (5)“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应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6)“先进文化”前缺“中国”一词,

  (7)“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应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8)“基本利益”应为“根本利益”。

  (9)“为社会服务”应为“为社会主义服务”。

  (10)“外为内用”应为“洋为中用”。

  (11)“繁荣第一”应为“质量第一”。

  (12)“和物质生活”应删。

  第77题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问题一:存在错误或缺漏的句子是:①②③④⑤⑥。

  问题二:句子错误或缺漏所在:

  第①句:附书名页、环衬不属于必备结构部件。

  第②句:漏作者名。

  第③句:漏定价。

  第④句:主书名页正面漏出版者名,背面漏版权说明。

  第⑤句:正文用纸的定量和令数不必列出,出版许可

  证编号也不必列出。

  第⑥句:附书名页应位于主书名页之前,不该载有出版许可证编号。

2018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在线模拟题库 高效提分练习

  【最新推荐】

  ›››2018年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10卷汇总

  ›››2018年初级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基础题7套汇总

  ›››2018年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练习题10套汇总

  ›››2018中级出版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预习题汇总(7卷)

  2018年出版专业资格精品VIP班赠送教材;免费邮寄到家:含各章节重要考点、历年常考试题、章节深度训练; 内部资料,导师全程跟踪辅导;在线答疑,跟导师互动,快速解决疑难问题;在线模考,数万道精选试题,覆盖全部考点;考试不通过,重修至通关。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联系速道 

>>>>立即报名<<<<

>>>>华课网校校出版专业资格强化训练 考点覆盖 互动答疑 在线报名<<<<

责编:chenzhu

报名指南

出版专业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更多+ 焚题库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
  •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