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 2019出版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模拟题(1)

2019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模拟题(1)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 2018年10月23日 ]  【

  第1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出版物的种类;

  根据事物的总体特征作出的分类,通常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对于出版物,当然也可以根据它们在载体、内容、表现形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总体特征而将之分成不同的种类。现在一般认为,根据总体特征来划分的出版物种类,就是以上所说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通常是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方式复制后发行的,所以往往又把它们合称为“纸质出版物”或“印刷型出版物”,以区别于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常常促成出版物种类的新陈代谢。所以,这六大类出版物并不是同时产生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先后出现的。最早出现的出版物是图书,在图书以后出现的是报纸、期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与此同时,以前我们曾看到过的缩微出版物,现在却不见了踪影。

  在出版工作实践中,除了按总体特征作的出版物基本分类外,还常常从其内容所属学科的角度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每一大类出版物再作分类。下表列出了按学科对出版物进行分类的基本学科类别和一些常用二级学科类别及它们的代码。

  对出版物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譬如,按照知识层次结构的不同,出版物可以分为学术研究类、知识普及类、大众生活类、娱乐类等;按内容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出版物可以分为文字类、图画类、图文类、声音类、图像类、多媒体类等;从发行范围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只限国内发行的出版物、仅在内部发行的出版物等。

  第2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2:出版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

  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业产品,随着商品的出售就实现了价值。价值中的必要劳动部分转化为劳动者的工资,剩余劳动部分转化为利润(含有税金)即经济效益,而这些产品的消费过程就是产生社会效益的过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存在只有社会效益而无经济效益或者只有经济效益而无社会效益的现象,即一般不存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对抗。

  出版物与此不同。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对立或对抗。能赚钱的好书,既能取得经济效益,又能产生社会效益。两者是一致的、统一的。不能赚钱或亏本的好书,虽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却不能取得经济效益;能赚钱的坏书,虽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却不能产生社会效益。两者是对立或对抗的。由此可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既可能统一又可能对立的关系,是出版物不同于一般工农业产品的一个特殊性。

  如果出版物生产以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使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势必导致坏书泛滥,有害于社会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用损害社会劳动力的方法来谋取眼前的经济效益,最终将丧失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正确处理这对矛盾的原则是: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第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8:古代刻书业的编辑工作;

  编辑工作始于何时,学术界对此尚有不同意见,但对于“最初的编辑工作主要是校勘”这个观点,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例如,冯道刻《九经》,令田敏校勘。田敏是国子祭酒,他负责总校勘,手下另有一批学者具体从事校勘。所以,田敏实际上是总编辑。到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刻《五经正义》,孔维为都勘官,另有多位国子博士为勘官。这个都勘官,就是总校勘,亦相当于现在的总编辑。小规模刻书,校勘多是兼职,无需专人。坊刻其实也有校勘,只是校之不精,或因未有专人、马虎从事,或是虽有专人、水平太低。

  古代刻书业的特点,是从事古籍编纂、编集、编选之类的工作,以官刻、家刻者为多。家刻的业主往往是学者,有能力从事编纂、编集、编选之事,而书坊大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官刻不接受民间新作,书坊因有市场风险而较少受理新作。因此,新作一般都由作者自己出资请刻工或送坊间刊印,不经他人编辑加工。一些大的书坊也会主动寻找名家的各种批注本、诗文集出版,如是新作一般也都由作者自己编校。

  私家刻书,为了保证质量,往往延聘专家校勘。南宋廖莹中在临安刻书,宋人周密说他搜集数十种版本,动用百余人校勘,廖氏世綵堂因此留下许多精品。明代汲古阁毛晋刻书,专门造了楼阁招待校书的众多学者。

  清代乾嘉以来校雠学迅速发展,学者刻书常另请专家校勘。例如,钱熙祚刻《守山阁丛书》聘张文虎,伍崇耀刻《粤雅堂丛书》聘谭莹,蒋风藻刻《铁华馆丛书》聘叶昌炽,黎庶昌刻《古逸丛书》聘杨守敬,等等。清代为他人刻书做编辑工作最有名的要算顾广圻。孙星衍、黄丕烈、胡克家、秦恩复、汪士钟这些公认的名家刻书,也请顾广圻去校勘。顾广圻,字千里,江苏元和(今吴县)人,自己并无巨著传世,一生为他人校书,人称“清代校勘第一人”。由他校定之书,“举世珍若珙璧”。他与出版家黄丕烈合作最多。黄氏最佳的版本,再加顾氏最佳的校勘,珠联璧合,弥足珍贵,世人称为“顾黄”。

  清末张之洞在《书目答问》所附《劝刻书说》中说:“刻书必须不惜重费,延聘通人,甄择秘籍,详校精雕。刻书不择佳恶,书佳而不传雠校,犹糜费也。”此可谓经验之谈。“延聘通人”的意思,就是延聘学问渊博的人从事选书、校勘。从业务内容看,这应属于古籍编辑工作。

  自宋以来出版界流传一本书,题名《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这是一本最早的有关编辑出版业务工作的条例。该书有 “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脱简”、“考异”七个条目。所谓“书本”,就是务必事先将不同版本搜集齐全,请专家参证其他相关书籍,进行反复审订与校勘,最后确定刊刻的定本。所谓 “字画”,其实就是要求规范文字,以字书为准,使用通行字体,去掉俗字或怪僻古字,也包括如何避讳。所谓“注文”,是详细说明如何处理注文、疏文、正文三者的复杂关系。所谓“音释”,其实就是要求规范注音,贯彻正确的注音原则以及避免方音等。所谓“句读”,与现在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相似。所谓“脱简”,是查补缺页和文中脱漏之处。所谓“考异”,就是校勘,并将校勘记附于书后,以备读者考查。上述七个条目,对现在的古籍编辑工作也有重要参考价值。除《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外,还有《通志·校雠略》等也对古籍编辑工作有所介绍。

  第4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5: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及其要求;

  国家在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互联网出版机构和期刊社等出版单位,建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简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是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定。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出版单位从事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等的编辑、出版(技术编辑)、校对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凡在出版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规定级别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持相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该制度对于各种人员的职业资格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

  1.凡新进人出版单位担任社长、总编辑或主编(均含副职)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下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无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者,应当在到任后的两年内通过中级以上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否则,不能继续担任出版单位的上述领导职务。

  2.凡在出版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中级以上 (含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才可担任责任编辑(或责任校对、责任技术编辑)。

  3.凡新参加工作并进入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毕业生,应当在进人出版单位后的下一年度内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4.新调入出版单位的在职非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调人后的下一年度内,通过规定级别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否则,不能从事相应的出版专业技术工作。

  5.2002年6月之前已在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其所在单位应创造条件,支持他们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并在自该年起的五年内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在这五年内经过培训仍不能通过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不得继续在原岗位上聘用,出版单位要调整其工作岗位。

  第5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1: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

  出版社的人力资源结构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等构成,而以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和财会、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经济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直接从事出版物生产经营的编辑、校对、技术编辑、发行人员,一般占出版社总人数的大多数。

  出版社的人力资源管理要符合出版单位的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各种岗位要求,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科学化。

  第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0:本量利分析的特点;

  本量利分析的特点与它的原则有关。

  1.分析和计算必须以许多假设为前提条件。这从前文实际上已经能够看出。

  2.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必然存在差异。这是因为进行分析时假设的条件实际上往往会发生变化。譬如:出版物从开始批销到售罄,发行折扣率不可能始终如一;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价格,因进货渠道、进货时间不同而不同;印装(制作)费用也会因加工厂家的变动或加工工艺的改变而不相一致;稿酬因选用的付酬方式不同而变化,等等。虽然差异实际上不可避免,但我们仍要力求使这种差异微之又微,尽可能接近实际。因此,在假设一些变量的数值时,必须力求拥有较多的实际数据或比较可信的历史资料。

  3.具有较大的动态性。作本量利分析时,为了使计算能够进行,要求一些变量的值固定不变,但实际上它们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例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可能正好全部实现销售,有时会剩余一部分,有时会一时满足不了销售需求,而增加生产后却又销不完;发行折扣率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或高或低,等等。因此,对某一出版物品种的本量利分析往往需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多次调整。

  第7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27:印张定价法的原理;

  印张定价法只适用于纸质出版物。

  印张定价法的基本特点,是以一个印张作为定价标准来计算整册书刊的正文价格,再加上其他部件的价格后定出书刊的价格。这种定价方法要求先分别计算出正文、封面和插页的价格,再将它们相加,从而定出书刊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定价法中所说的“正文”、“封面”和“插页”,包括范围较广泛,与图书整体设计中的概念不完全一致。在定价法中,正文包括与正文一起印刷的前言、目录、索引、附录、后记等部件,封面包括护封、函套,插页包括书名页、环衬、图片插页和其他插页等不与正文一起印刷的部件。由于各类插页的印制成本往往不一致,所以需要按它们的具体情况分别计算。

  印张定价法的计算公式是:

  定价=正文印张价格标准×正文印张数+封面价格+插页1价格标准×插页1数量+

  插页2价格标准×插页2数量……+插页n价格标准×插页n数量

  上式中:“正文印张价格标准”的单位是元/印张;封面因总是以有一个,就直接采用“封面价格”;“插页价格标准”的单位是元/页,“插页1、插页2……插页n”表示不同类别的插页。

  例如,E图书的正文用纸为19个印张,每印张的价格标准为 1.20元;封面价格为1.50元;主书名页1页,价格标准为0.20元;环衬4页,价格标准为0.25元;彩图插页4页,价格标准为 O.50元。将这些数据代入上式,便可计算出该书的定价:

  定价=1.2O×19+1.5O+0.2O×l+0.25×4+0.50×4=27.50(元)

  我国出版业使用印张定价法的时间较长。原先,由国家对一般图书、教科书、期刊的正文每印张价格和封面、插页的价格分别制订标准,全国各出版单位统一执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一般由出版单位自己根据近期内本单位书刊的定价情况,分别确定正文每印张价格标准的范围和各种装帧样式的封面以及插页等的价格标准。

  实际上,各出版单位在确定本单位的印张价格标准时,一般也要考虑成本、利润、发行折扣率、税金等因素,所以,现在的印张定价法也可说是成本定价法的速算方式。虽然如此,由于各种具体书刊的成本情况千差万别,与确定每印张价格标准时所采用的一般成本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各种书刊的发行折扣率也往往有所不同,所以利润率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第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1:需求差别定价法;

  这种定价法也称“市场细分定价法”,是根据需求差异及紧迫程度的不同,为同一种出版物制定两种或更多种价格。这些价格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出版物需求弹性的差异,但并不反映成本上的差异。需求差别定价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出版物印次为基础的差别定价。这是为同一种出版物的不同印次(或复制批次)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但是定价上的差别并不与成本成比例。

  2.以地域为基础的差别定价。如果同一种出版物在不同地域的市场上存在不同的需求强度,那么就可以定出不同的价格。

  3.以时间为基础的差别定价。当对出版物的需求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变化时,同一种出版物可在不同的时间里定不同的价格。

  采用需求差别定价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市场能够细分,能明确区分需求的差异。二是在价格上获得优惠的那些机构或个人,没有转手销售给未得到优惠者的机会。三是不会因销售价格的不同而引起读者不满,进而失去读者。

  第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6:出版单位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

  出版图书时支付报酬的具体方式和标准等,主要按照当事人双方事先在合同中的约定执行。国家规定的支付报酬的方式和标准,可作为当事人双方协商时的参照体系。如出版单位未与著作权人签订书面合同,或虽签订了书面合同但因没有约定付酬方式和标准而与著作权人发生争议的,出版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付酬标准(少数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或情况特殊的出版单位,经国家版权局特别批准,可适当下调付酬标准)的上限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不得以出版物抵作报酬。

  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颁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对以纸介质出版文字作品的付酬方式和标准作了规定。根据这个规章,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三种:

  1.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数,以千字为单位(不足千字部分按千字计算)向作者支付一定的基本稿酬;再根据图书的印数,以千册为单位按基本稿酬的1%向著作权人支付印数稿酬。图书重印时只付印数稿酬,不再付基本稿酬。采用此种付酬方式的,著作权人可与出版者在合同中约定,在交付作品时由出版者预付总报酬的30%~50%。除非合同另有约定,作品一经出版,出版者应在6个月内付清全部报酬。作品重印的,应在重印后6个月内付清印数稿酬。基本稿酬标准为:

  (1)原创作品为每千字30~100元。

  (2)演绎作品的稿酬标准按再创作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①改编作品为每千字10~50元。

  ②汇编作品为每千字3~10元。

  ③翻译作品为每千字20~80元。

  ④注释作品只对注释部分参照原创作品的标准付酬。

  2.版税。出版者以“图书定价×发行数×版税率”的方式计算并向作者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可与出版者在合同中约定,在交付作品时由出版者向著作权人预付最低保底发行数的版税。作品发行后出版者应于每年年终与著作权人结算一次版税。首次发行不足千册的,按千册支付版税,但在下次结算版税时对已经支付的部分不再重复支付。

  版税率标准为:

  (1)原创作品为3%~10%。

  (2)演绎作品为1%~7%。

  结算版税时以版税率作为基础系数,是国际惯例,但是另两个其项目是可以有所变化的。譬如,有以“图书批发价”代替“图书定价”的,也有以“印数”或“实际销售数”代替“发行数”的。上面讲的。版税计算方式,是我国国家版权局依据一般情况提出的法定方式,双方当事人如果事先没有就版税计算方式作过约定并且后来又难以协商一致,就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实际结算。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采用其他方式计算版税,也是可以的。

  3.一次性付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质量、篇幅、经济价值等情况计算出报酬,并一次向作者付清。付酬的标准可参照基本稿酬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出版演绎作品时,除合同另有约定或原作品已进入公有领域之外,出版者还应取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并按原创作品的标准向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10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49:著作权贸易信息的获取途径;

  我国出版单位获取著作权贸易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三种。

  1.与海外出版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与世界上一些出版范围同本单位相似、且其相应出版物具有品牌影响的出版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的业务联系非常重要。国外的大出版机构都定期向外界发送新书(包括将出书和其他出版物)目录,这是了解有关领域新出版物的重要途径。大出版机构一般还都有自己的网站,定期访问这些网站可以及时了解该出版机构的出版状况和著作权贸易动态。此外,访问“亚玛逊网上书店”、“国际版权在线”、“法兰克福书展”等专业网站也可了解新书出版的综合信息,并可了解有关出版物的市场反映。一旦与海外有关出版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它们通常会定期通报有关信息,推荐选题,建议进行著作权贸易等。另一方面,了解海外有关出版机构的实力、出版范围和兴趣所在,也是选择合作伙伴进行输出性著作权贸易的重要前期准备。

  2.重视参加国际书展和国际刊展。国际书展和国际刊展是集中进行书刊出版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寻求和进行著作权贸易谈判的最重要场合。因此,各国出版商都特别重视参加国际书展和国际刊展。在这些展览会上可以直观地了解选题和著作权信息,并直接进行有关的贸易谈判。每年10月举行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著作权贸易场所。我国自198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也己发展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书展之一,并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下表列出的是一些最重要的国际书展。

  期刊过去很少举行集中的国际展览。随着期刊出版的国际化发展,国际期刊协会已于2001年在伦敦举办名为Magazine Marketplace的国际刊展,并将继续定期举行。

  3.借助于著作权代理公司。著作权代理公司又称“版权代理公司”,是专门从事各项著作权代理业务的商业中介机构。它们接受著作权人委托,为委托方寻找且负责办理有关作品著作权转让或许可使用的事务,并按惯例收取占合同金额一定比例(通常为10%)的代理费。一些较有影响的代理公司往往为许多作家和多个大出版机构进行代理,因此同这些著作权代理公司建立和保持合作关系是获取著作权贸易信息的重要途径。例如美国约翰·布洛克曼公司是著名的科普图书著作权代理公司,《2000年来最伟大的科技发明》等一批海外优秀科普图书,就是由该公司提供有关信息并帮助我国出版单位进行著作权贸易的。我国已相继成立了多家著作权代理公司,如版权代理总公司、上海版权代理公司等。上海版权代理公司近年来已成功地为国内各出版单位代理引进了五百多种图书,并且是海明威作品全球中文版独家代理人。我国台湾地区的大苹果代理公司、博达版权代理公司在引进海外图书中文翻译权方面也很活跃。

  此外,从一些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等),亦可了解有关信息并进而获得著作权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不同于著作权代理公司,是著作权人的非营利性集体组织。它们代理著作权人进行著作权贸易,所得收入扣除直接管理费用后全部转交著作权人。这类机构往往是国际组织的成员,或同各国的同类组织有互相代理合作关系,可帮助获得海外作品著作权授权。

  第11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0:审稿意见的表述方式;

  审稿意见的写法多种多样,并无固定的格式。但是,不论采取何种写法,都要做到观点鲜明(即对稿件的评价和处理意见写得十分明确),意见具体,条理清楚,文字简要、通顺、流畅。不着边际、空泛笼统,是写审稿意见的大忌。审稿意见能反映出编辑的水平,包括学识的深浅、编辑业务的生熟、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以及语言文字水平的高低等。努力写好审稿意见,是每个编辑的基本职责之一。

  例文一:《微积分》审稿意见

  本书稿是为了适应成人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微积分教学之需要,由四位从事成人教育多年的骨干教师,针对成人教育学时偏少的特点编写而成的。本书拟作为成人高等院校“经济应用数学基础课程”的教材之一。这套教材包括……

  目前有关微积分的书很多,其中也不乏高校教材,但大多数是为本科生编写的,尽管也有大专层次的电大教材,但是为了便于自学和远距离教育,讲解十分详细,因此从总体上看结构均显得庞大,不适用于面授类型的成人教育。

  综观全稿,我认为本书稿能遵照原选题设想,从教学实际出发,在保持了数学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内容的取舍、结构的安排、例题和习题的选配等都作了妥善的处理,既较全面地介绍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应用,又突出了“成人教育”和“大专层次”两方面的特点,是一本针对性、适用性较强的成人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的微积分教材。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具有四大特点:

  1.篇幅符合学时要求。本书仅15.6万字,比许多成人高等院校选用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7万字的《微积分》教材减少了一大半篇幅,比内容偏少的电大教材也缩减了1/4的篇幅,适应成人教育学时偏少的特点,体现了既定的编写思想。

  2.内容选取适度。本书尽管篇幅小,但包含了与经济应用数学后续内容及经济类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关的全部微积分内容。全书共八章……内容选取确实做到了该删的删,当留的留,依照本书既定的编写要求,落实了国家教委提出的成人教育的基础课内容 “适度够用”的原则。

  ……

  另一方面,本书是由四位作者合作完成的,其中有的作者缺乏著书的经验,因此,尽管本稿已在样稿的基础上,根据责任编辑的意见,在编写和整理稿件时下了一番功夫,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术性问题。例如,本稿在定义函数极限时,对函数定义极限条件,应该是0<<ε,稿中为<ε,不准确,应该强调,即为0<<ε。

  2.内容的遗漏。在讲述函数的连续判断时,应举三个反例,但稿中只举出两个反例,应再补充一个极限存在但不等于的例子,就完整了,这点很重要。

  总的看来,本书稿在政治性、科学性等方面未见有明显失误,全书构思比较完整,结构脉络清晰,是一本编写得颇有特色的成人财经类专业的教材,及早出版,将充实市场,满足教学之急需。但是,本书稿在准确性、文字表达及技术性问题上尚有欠缺,有待解决与提高。

  (审稿人署名)

  ××××年×月×日

  [原文作者 吕虹]

  例文二:《期刊编辑学》审稿意见

  《期刊编辑学》系高等院校教材之一。审读中的总印象是:它作为一部大学专业教材,有一定的理论力度和较为详尽的多种资料;结构比较严谨,论点分析有一定深度,还从工作实践中概括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每章后附有思考题,适用于对学生和初入出版界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供他们自修学习。

  一、书稿的主导思想及特点

  《期刊编辑学》约32万字。它较充分地表达了期刊编辑学的性质问题,对出版业的性质及其规定性在期刊编辑工作中表现出的若干要点也予以论证。本书稿的特点之一是全。

  本书稿的特点之二是专。

  二、书稿存在的疏漏与“硬伤”

  本书稿的基础较好,整体质量基本上达到了出版要求,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疏漏,也有“硬伤”。这主要表现在语句不够规范、用字有误、序号重复、概念混淆、资料失实等方面。例如:

  1.10页“由众多不同的作者而非一人撰写的”,宜改成“由众多作者撰写的”。

  2.40页“延申”应改为“延伸”。

  3.44页“杂志全是由传教士、外国人创办”,宜改成“杂志全是由外国人(许多是传教士)创办”。

  4.60页“专业性期刊《读书》、《博览群书》、《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其中“《书林》”应删,因该刊在1989年7月后就停刊了,可以补上“《书摘》”。

  ……

  此外,审读中发现稿中标题略多、重复语句及散文句式间或有之,需要按照大学教材的标准规范进行加工处理。

  三、章节标题问题

  本书稿在章节结构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精心设计,但是也还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需加以调整。如:

  1.44页“清末民初的期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期刊”同作为二级标题出现,似可合并为“早期的期刊”。正文内容可相应压缩调整。

  2.375页标题“一、直述式”、“二、呼吁式”等,应按照教材编写体例改为四级标题“1.直述式”、“2.呼吁式”等,使之合乎教材要求,达到规范标准。 ……

  四、时间、年代撰写错误

  本书稿中年代、时间撰写错误时有所见,如:

  1.2页“见新闻出版暑1988年11月24日公布的的”1988年11月24日“应为”1988年8月24日”。

  ……

  上述失误属引用资料的问题,但是说明作者写完书稿之后没有细致核对。此类错误不及时修改,书稿是不能出版的。

  五、修改意见

  从全书的总体结构上看,章节顺序及章节分题中,小部分要进行修改删并,如:

  第十章中文学理论引用较多,显得过于铺陈,宜……

  第十七章与第九章有重复之处,应注意调整;第十八、十九、二十章的内容……可简略些。

  ……

  审稿中发现的上述一些具体问题,也要请作者逐章逐节进行修改。

  综上所述,本书稿的主导思想和写作特色都是较好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也有助于对期刊编辑人员的在职培训。它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经过作者修改后,相信这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整部书稿的质量可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大步。因此,拟同意接受出版。

  (审稿人署名)

  ××××年×月×日

  [原文作者 文雯]

  第12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9:审稿意见的内容;

  责任编辑审读完全部稿件后,先要对稿件的内容、特点和问题等加以分析、综合,然后写出审稿意见。审稿意见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稿件的基本情况。包括稿名、稿源状况(即稿件来源)、审稿简况(如是否开过审稿会或外审过,若有外审意见,须附上)以及稿件的实际情况与选题报告中原先的设计是否吻合、有哪些变化等。

  2.作者简介。一般应介绍作者的简要情况,包括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已出版的作品及其水平和社会影响。如是知名作者,介绍可以简单些;如是新作者,要尽可能详尽地介绍其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说明有无同类性质的著述,等等。

  3.内容简介。说明稿件的内容范围、专业门类、写作方法等;文艺作品则可简述其情节。

  4.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这是审稿意见的重点。编辑要对稿件质量作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据此提出稿件是否采用的意见。可以先写总的印象和评价,然后列举理由,条分缕析地逐点说明;也可先分点说明,然后归纳作出总的评价。评价时要注意与同类出版物作比较,说明该稿件的特色或不足。

  5.针对稿件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如果稿件从总体上看可以采用,但还有些不足,须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分全局性的和局部性的。前者包括观点、见解、重要的史料、内容结构和写作方法、文字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后者包括个别事实的出入、个别提法的斟酌等。可以将上述情况分别写出,一般先写前者,再写后者。提出局部性修改意见时,只须指出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举典型实例加以说明便可,不必一一罗列,以免行文烦琐。

  6.说明待处理的问题。初审时如有一些疑难问题不易或不便处理,编辑可在审稿意见中具体写明,以便复审、终审者提出如何解决的意见。以上所说的只是审稿意见的一般性内容,并非每篇意见都必须具备这些项目。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审稿意见的项目也可有所调整,少于或者多于上述各个项目的情况,都是允许的。但是,“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一项,是任何稿件的审稿意见中都必不可少的项目。

  审稿意见要注意详略得当、轻重有致。对本质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宜多花笔墨写得详细些,对枝节性的问题可以简略些,最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忌面面俱到、不得要领。

  第1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8:内容提要概述;

  内容提要也称“内容简介”、“内容说明”。它是对图书或刊物中文章的内容、特点的简要介绍和说明,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对一部书或一篇文章作出判断。

  第14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8:简牍;

  “简牍”是“简”和“牍”的合称。加工成细长条、可书写文字的竹片和木条,称作“简”。把多根简编联在一起称作“策”(册)。简一般宽约0.5厘米,可抄写一行字。可抄两行字的简使用较少。加工后可书写文字的木片称“牍”。牍比简宽,呈版状。在纸张大量生产、使用以前,简牍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且价格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广泛使用。从形态和功能看,简牍已具有较完备的书籍形态,对后世的书籍形制影响深远。

  王国维《简牍检署考》曰:“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后先,而以竹木之用为最广。”从材料的易于获取来看,简牍的出现理应很早。至于究竟始于何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可以确认的是,简牍在东周至魏晋间(约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是主要的文字记载材料。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湖北随州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有240多支,为墨书篆体,6600多字,主要记载用于葬仪的车马兵器。

  从后世发现的简牍看,它们记载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各种官方文书、私人书信、各种书籍抄件、历谱,以及专为随葬用的遣册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是汉景帝年间(公元前156--前141)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的一批简策,内容有《尚书》、《礼记》、《论语》等几十篇。因这些内容与当时的传本不同,引起了一场今古文经学的争论,形成了两大学派。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冢竹书的发现,在历史上也很有影响。荀勖、束皙等考订了这批简策,整理出《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16部书(现仅有《竹书纪年》的辑佚本和《穆天子传》存世)。

  近一个世纪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战国至秦汉间的简牍。例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晏子》等竹简,其中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历谱是目前见存的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又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代墓葬中出土的《编年纪》、《语书》、《秦律十八种》和《秦律杂抄》等多种竹简,四川青川秦墓出土的“田律”木牍等,都为我们了解古代简牍在文献传播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了解简牍的形制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简牍的原材料也往往因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取材不一,如南方多用竹简,而敦煌、居延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都是木牍。竹简的加工一般需要经过这样几道工序:一是杀青。刘向《别录》说:“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含水量高,容易朽蠹,因而凡用新鲜竹子制作简片,都要先用火烤干,并削去不易着墨的竹青。制作木牍,也要先将木材作干燥处理。二是截断与片解(也有学者认为杀青是在截断与片解之后)。王充《论衡·量知篇》写道:“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竹子与木材都要截断,然后按照简长与简宽的要求,加工成一条条薄片。三是用编绳联简。单片的简也称“札”、“牒”,若干简编联起来便成为“策”,也称“简策”、“编”、“篇”等。联简所用编绳为麻线、丝线或牛皮条。编绳至少两道,较长简策则需三道或四道。编绳所过之处刻有契口,用以固定编绳。

  简一般长23厘米,相当汉尺一尺。按照汉代的规定,抄写经书和诏令要用较长的简。敦煌出土的诏书简长24.3厘米,约合汉尺一尺一寸,即所谓“尺一之诏”。居延出土的诏书目录,简长达67.5厘米,合汉尺三尺。遣册和历谱也有长至三尺以上的,如银雀山汉墓的《元光元年历谱》,简长69厘米,是目前所见最长的。抄写经书的简大多也较长,如汉代五经用二尺四寸简。

  简面上端空白处称“天头”,下端空白处称“地脚”,中间是书写面,以“栏界”与天头、地脚分隔。简策的开头,常有两根不写字的空白简,称“赘简”或“首简”,用以保护后面的文字。书写完毕的简策,以最后一根简为轴心,向前卷起,最后用带子将卷轴系好,以免散脱,并便于携带和存放。

  简牍作为文字载体,较之甲骨、金石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而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流行的时间超过千年。后世的书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因袭了简牍的形制,如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书写形式;版面的版框、行款、天头、地脚。此外,书之称“卷”、“册”以及许多书业术语,如“杀青”、“尺牍”、“版图”、“书札”、“篇籍”等,无不与简牍相关。

  第15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23:中国印刷术向域外的传播;

  中国雕版印刷术诞生不久,就随着文化交流很快传入朝鲜与日本。后来,朝鲜的铜活字印刷颇为有名。印刷术的西传,则因中西交通不便而受影响。西方一些人认为,中国有意保守造纸与印刷的技术秘密,因此不能顺利西传,此说并无事实依据。根据埃及19世纪发现的数十张印刷品推测,中国雕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地区的时间,有可能是在十一二世纪,至迟不会晚于1350年。欧洲到14世纪末年才出现少量雕版印刷,西方学者推测是从阿拉伯地区传过去的。中国印刷术(不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西传的重要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今新疆地区。跋涉于丝绸之路的商贩与传教士,以及蒙古人的西征,都有可能把维吾尔文的活字印刷技术带到欧洲。

  在中国印刷术影响之下,德国人约翰·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一译“约翰·谷腾堡”)约在1445年发明铅活字印刷,比中国毕昇发明泥活字晚了约四百年。谷登堡的发明富有独创性。他使用铅活字与油墨,通过压印而不是刷印印刷,并且发明了木制印刷机,从而开创了近现代机械印刷的新纪元。当时欧洲虽有纸张生产,然而质量与产量都不敷需要。据说,谷登堡用羊皮纸印一部《圣经》,需羊皮三百多张。因此美国印刷史学者卡特说:“如果没有一种比较价廉可供印刷的纸张,印刷的发明就可能会中途流产。”又说,在这方面的“首席伟大人物”是中国的蔡伦,“蔡伦与谷腾堡在精神上是父子的关系”。[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吴泽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77页、203页]

  第1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5:官刻;

  官刻始于五代冯道刻印《九经》,此举使雕版印刷从民间行为上升为中央政府倡导之事。由于后唐刻书由国子监主持,书版也藏在国子监,所以后人称之为“监本”。历代朝廷都设有专门的出版机构,如宋有国子监、元有兴文署、明有司礼监、清有武英殿等。此外,朝廷各部门也都可以刻印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书,如刑部刻律法、太医局刻医书等。

  地方官府也刻书。南宋的地方官府刻书最盛,不只是路、州、县官府,连接待过往官吏的招待所公使库,也有了余钱就刻书。明代藩王府刻书在地方官刻中享有盛名,人称“藩刻本”。地方官府所办学校,经常利用学田等产业收入刻书,其中不乏精品,人称“书院本”。顾炎武《日知录》说:“闻之宋元刻书皆在书院,山长主之,通儒订之,学者则互相易而传布之,故书院之刻有三善焉:山长无事而勤于校雠,一也;不惜费而工精,二也;板不贮官而易印行,三也。”

  官刻的出版主体是官府。官府可以利用手中权力,形成人、财、物几方面的出版优势。历代朝廷刻书,都有学者专家主持,在他们手下从事校勘工作的,是一批硕学名儒。朝廷为刻书设立的作坊,规模很大。像清代武英殿,设立书作与刷印作两个作坊,书作职在界划、托裱等,刷印作职在写样、刊刻、折配、装订等。这两个作坊,内部又有分工合作,共有书匠、界划匠、平书匠、刷印匠等八十多人。大小官府刻书,都有经济补贴,为追求质量,往往不计成本。有时候,朝廷直接命令拥有良工佳纸的地方为之开雕,如北宋诏令成都、杭州刻书,元诏令浙江、江西刻书,清诏令扬州刻书,等等。

  总的看来,官刻在出版史上所起的作用不小。首先,官刻高度重视出版活动的文化价值,使之成为一种出版传统,进而影响全国出版界的价值取向。其次,官刻所刻书籍以经籍与史籍这两类为主,数量众多,校勘精湛,士人奉为圭臬。第三,官刻出版大部头书籍的业绩突出,像宋代编纂刻印的《大藏经》、《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以及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是鸿篇巨制,非以政府之力无法完成。与民间出版相比,官府刻书往往具有字大行疏、开本宽大、纸墨精良、装潢铺陈等特点。官刻常见的弊端有:经营管理落后;印刷技术创新能力远低于坊间;陈腐内容也不少,如明清两代官刻中《御制文集》、《御制诗》、《祖训》、《圣训》之类连篇累牍;官刻往往因政府的政治导向而对书籍作任意删改,如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就曾被清廷故意篡改;明代经厂本因出自太监之手,校勘不精亦为后人所诟病。

  第17题

  试题答案:C

  第18题

  试题答案:C

  第19题

  试题答案:B

  第20题

  试题答案:B

  第21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2:出版单位法人制度;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社团法人和事业法人。法人应按照法定程序成立,有一定的名称、组织机构、场所和必要的财产或经费,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在法院起诉和应诉。

  一般而言,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机构等应当具备法人条件,经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然而,也存在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出版单位。譬如,法人设立的被视为出版单位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一些具有法人资格的图书出版单位附设的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或互联网出版机构等;某些地区成立出版集团后,只有集团具有法人资格,其属下的各家出版社不再是独立法人,等等。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出版单位,其民事责任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主办单位承担。例如图书出版社设立期刊编辑部而未设期刊社,若出版的期刊被侵权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应该由出版社而不是期刊编辑部向法院起诉或应诉。

  第22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8: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获得者的管理;

  1.出版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从具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用合适的人员担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1)取得初级资格者,可以聘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或二级校对)职务。

  (2)取得中级资格者,可以聘任编辑(技术编辑或一级校对)职务。

  2.已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还应不断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应聘在职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

  3.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持有证书的人员应每三年凭所在出版单位出具的介绍信、连续三个年度的考核证明以及正规院校或省级以上出版行政部门所属教育培训机构出具的最近连续三个年度的继续教育合格证明,到新闻出版总署指定的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登记时,对于各方面都合格的,予以按时登记;对于存在不合格情况的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缓登或者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1)凡在一个登记期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缓登一年:

  ①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一年。

  ②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

  ③不能按要求提供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证明。该类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的学习要求,方可恢复登记。

  凡被缓登一年的,应推迟一年报考上一级别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2)凡在一个登记期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①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以上。该类人员如果今后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须重新通过相应级别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②有两次年度考核不合格。对该类人员,发证机关要收回其资格证书;出版单位可以将其解聘或调离。

  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吊销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收回资格证书,且两年内不准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2)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

  (3)国务院新闻出版和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5.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反有关出版工作的规定而受到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五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6.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此后永远不得再从事出版工作。

  第2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3:与出版有关的惩罚措施;

  国家有关出版活动的各种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和各种组织机构都应该严格遵守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如果实施了违反这些法律法规的行为,国家就必须予以惩戒,责令其依法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1.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等活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单位,或者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业务,假冒出版单位名称或者伪造、假冒报纸、期刊名称出版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职权予以取缔;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和从事违法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 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任何个人和组织未经出版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从事经营出版物的业务。这种审批制度是出版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

  2.违反关于出版物禁载内容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出版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出版物刊载的内容,同时列出了违反规定的具体行为及其实施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违规的具体行为包括:

  ①出版、进口含有该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禁止内容的出版物。

  ②明知或者应知出版物含有该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禁止内容而印刷复制、发行。

  ③明知或者应知他人出版含有该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禁止内容的出版物而向其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出版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版号、版面,或者出租本单位的名称、刊号。

  (2)违规行为实施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①有上述行为之一者,由出版行政部门进行处罚: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②有上述行为之一并且情节严重而触犯刑律者,由人民法院对行为人依法定罪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这些行为相关的罪名有: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罪,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罪,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声誉罪,侮辱罪,诽谤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制品罪,等等。

  3.非法出版中学小学教科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出版、印刷、发行未经依法审定的中学小学教科书,或者非依照该条例规定确定的单位从事中学小学教科书的出版、印刷、发行业务,由出版行政部门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4.出版单位出卖书号等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单位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出版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版号、版面,或者出租本单位的名称、刊号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经营的出版物、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5.擅自举办境外出版物展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出版或者发行单位未经批准举办各种境外出版物展览,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6.其他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1)出版单位变更原登记事项,未依照国家规定到出版行政部门办理审批、变更登记手续。

  (2)出版单位未将其年度出版计划和重大选题上报备案。

  (3)出版单位未依照国家规定送交出版物样本。

  7.对出版行政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惩戒。各级出版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权、开展管理活动中,应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负责,公正无私,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否则将受到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出版管理条例》对此专列条文,明确规定:“出版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批准不符合法定设立条件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单位,或者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刑事处罚由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的规定,依法定罪量刑。行政处分由有关行政机关根据《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行政处分的等级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第2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2: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特性;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属于本量利分析中必须使用的概念。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标准,是其能否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特性是指它们与产品生产量的关系。

  1.变动成本的特性,是随生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地随之增加或减少,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例变化。下表以图书印刷费为例展示了变动成本与生产量的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当生产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变动成本的数量才随之呈正比例变动;如果生产数量的变化超出这个范围,变动成本虽然也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但并不一定呈正比例变动。这是因为,变动成本中有些费用的单位价格往往按生产数量多少而分成几个不同的档次,数量大就单价低。如不少地区的书刊印装费单价就是这样的。以上海地区为例,印刷费一般按印数多少分成1000册及以下、1001~2000册、2001~3000册、3001~4000册、4001~5000册、5001~10000册、10001~15000册、15001~30000册、30001册以上共9档,每印张印刷费单价则相应地从0.26元逐档降低到0.025元;装订费则分成1000~2000册、2001~10000册、10001~30000册、30001册以上共4档,每印张的单价相应地从0.022元逐档降低到0.016元。这样,仅仅当生产数量在同一个计价档次内变化时,印装费数额才呈正比例变动;生产数量的变化跨档次时,印装费数额虽然也随之上升或下降,但不呈正比例变化。材料费用的变动也有类似特点,如购买100吨纸与购买5吨纸相比,前者的每吨纸单价通常会下降一些。

  2.固定成本的特性,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不受生产量变动的影响。下表以图书排版费为例展示了固定成本与生产量的关系。

  3.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的特点则呈现另外一种情况。进入每一单位量出版物(如一册图书)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相应地称为“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生产量的增减而变化,单位固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减而向反比例方向变化,即生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下降,而生产量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就上升。可见,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特性与在单位成本中的特性有着明显区别。下面两个图都较直观地展示了这些特性。

  上图中:变动的曲线是变动成本,相对不变的直线是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在出版物成本总额中随产量的增减而升降,它是构成出版物成本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上图中:变动的曲线是固定成本,稳定不变的直线是变动成本。从图中可见,在产量变化时,单位变动成本基本保持不变,单位固定成本则随产量的增长而不断下降,而当其低于变动成本后,下降量趋缓(但不会为零)。

  第25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0:目标利润测算;

  目标利润测算又称“保利分析”,也可以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进行。

  1.在已知出版物销售数量的情况下,测算能实现多少目标利润。显然,这时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来测算。

  仍以A图书为例,若其销售数量增加到2000册,而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等项目内容不变,则将有关数据代人公式(4)后,就能计算出可实现的利润为:

  利润=(12-0.156-3.844)×2000-8000=8000(元)

  2.在目标利润己确定的情况下,测算销售数量需要达到多少。这时,公式: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可转换成:

  仍以A图书为例,若目标利润已经定为20000元,而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等项目内容不变,则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后,就可计算出应实现的销售数量为:

  第2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5:成本定价法的原理;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是: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因为:

  所以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就可以改写成:

  在用于核定出版物定价时,该公式可以变换为:

  例如,D图书预计销售数量为20000册,发行折扣率为60%,单位变动成本为3.844元,单位销售税金0.15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元,目标利润定为8000元,应缴增值税的适用税率是13%,将这些数据代入上式后,就可测算出该书的定价应为:

  销售税金的计算十分繁杂,上例中为了讲述简明而作为已知条件设定,但在实际工作中,销售税金是要具体计算的。因此,在销售税金未知的情况下,常常采用与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有关的一种经验算式。由于是经验算式,其计算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不很大,在测算精度不要求很高时可以使用。这个经验算式是:

  仍以D图书为例,如适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是7%,教育费附加率是3%,单位销售税金未知,而其他项目都不变,则将有关数据代入该式后计算得到的定价为:

  与前一次的测算结果相比,不难看出利用经验算式计算时的误差值。这个算式的实用性很强,可使定价的计算过程大大简化,其存在的一些微小误差在预测性的定价核算时也是可以允许的。

  第27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著作权;

  著作权亦称“版权”,即法律赋予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的一种专有的民事权利,也就是作者的权利。著作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专有性。著作权同所有权一样,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著作权为著作权人所独占,著作权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法律保护。未经著作权人授权,任何人不得使用其作品,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地域性。著作权作为一种依法获得的权利,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只限于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境内。在该地域之外是否有效,须由国家(地区)之间的著作权相互保护关系来决定。

  3.时间性。著作权不是全都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的权利,其中的财产权和发表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定保护期限,有关作品便进入公有领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供全人类共同使用。

  4.复合性。著作权包含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位作者在创作完成一部作品后,不仅享有署名权等人身权,还有因其作品被以各种方式使用或转让而获得报酬的财产权利。

  第2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9:审稿意见的内容;

  责任编辑审读完全部稿件后,先要对稿件的内容、特点和问题等加以分析、综合,然后写出审稿意见。审稿意见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稿件的基本情况。包括稿名、稿源状况(即稿件来源)、审稿简况(如是否开过审稿会或外审过,若有外审意见,须附上)以及稿件的实际情况与选题报告中原先的设计是否吻合、有哪些变化等。

  2.作者简介。一般应介绍作者的简要情况,包括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已出版的作品及其水平和社会影响。如是知名作者,介绍可以简单些;如是新作者,要尽可能详尽地介绍其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说明有无同类性质的著述,等等。

  3.内容简介。说明稿件的内容范围、专业门类、写作方法等;文艺作品则可简述其情节。

  4.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这是审稿意见的重点。编辑要对稿件质量作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据此提出稿件是否采用的意见。可以先写总的印象和评价,然后列举理由,条分缕析地逐点说明;也可先分点说明,然后归纳作出总的评价。评价时要注意与同类出版物作比较,说明该稿件的特色或不足。

  5.针对稿件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如果稿件从总体上看可以采用,但还有些不足,须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分全局性的和局部性的。前者包括观点、见解、重要的史料、内容结构和写作方法、文字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后者包括个别事实的出入、个别提法的斟酌等。可以将上述情况分别写出,一般先写前者,再写后者。提出局部性修改意见时,只须指出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举典型实例加以说明便可,不必一一罗列,以免行文烦琐。

  6.说明待处理的问题。初审时如有一些疑难问题不易或不便处理,编辑可在审稿意见中具体写明,以便复审、终审者提出如何解决的意见。以上所说的只是审稿意见的一般性内容,并非每篇意见都必须具备这些项目。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审稿意见的项目也可有所调整,少于或者多于上述各个项目的情况,都是允许的。但是,“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一项,是任何稿件的审稿意见中都必不可少的项目。

  审稿意见要注意详略得当、轻重有致。对本质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宜多花笔墨写得详细些,对枝节性的问题可以简略些,最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忌面面俱到、不得要领。

  第29题

  试题答案:C

  第30题

  试题答案:B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题库对答案|成绩查询|来年备考信息咨询进入【出版交流群】810933921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在线模拟题库 高效提分练习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VIP班送在线模考:各章节重要考点把握;历年考题精密剖析;模考密训;在线答疑;考试不通过,重修至通关!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联系速道 

>>>>一键报名<<<<

>>>>华课网校校出版专业资格强化训练 考点覆盖 互动答疑 在线报名<<<<

123
责编:chenzhu

报名指南

出版专业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更多+ 焚题库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
  •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