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中级 > 中级知识 > 文章内容

中级知识:质量工程师测量控制体系讲义

考试网(www.examw.com)  2008年3月6日  
  一、内容提要:主要讲解测量控制体系、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知识。
  二、重点难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概念。
  三、大纲要求:1、掌握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概念2、掌握测量误差的概念3、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一、测量控制体系
  (一)概述
  
测量控制体系,是指为实现测量过程的连续控制和计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有效的测量控制体系,可以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始终满足其预期的要求,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控制体系的目标,在于控制由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产生的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及其影响。测量控制体系采用的方法不仅是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还包括应用统计技术对测量过程的变异做出评价。
  为保证测量控制体系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所有测量设备都须经过计量确认,而且测量过程应受控。因此,测量控制体系由两部分组成:(1)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2)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图5.6-1所示的是典型的测量控制体系。
  例题:测量控制体系采用的方法包括()
  A.校准
  B.检定
  C.检查
  D.应用统计技术对测量过程的变异做出评价。
  答案:ABD
  (二)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计量确认是指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所有的测量设备必须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即必须经过确认,并在受控条件下使用,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由于不同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按某一特定测量过程的要求确认的测量设备也许不能用于其他的测量过程。
  图5.6—2所示的是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流程图。
  计量确认过程有两个输入,即顾客计量要求和测量设备特性;而确认过程的惟一输出,则是测量设备的确认状态,即测量设备是否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
  顾客计量要求是指顾客根据相应的生产过程所规定的测量要求,它取决于被测量的情况。确定顾客计量要求时还需考虑不正确测量发生的风险,及其对相关产品质量的影响。顾客计量要求通常用最大允许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等技术指标来表述。
  顾客计量要求一旦确定之后,就可据此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或将已有测量设备的特性与之相比较,以确认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这些要求。
  测量设备的特性通常是通过一次或多次校准或检定确定的。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的特性与顾客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后,即可确认测量设备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之一,是关于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它将用于使用该设备的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评价。
  测量过程的一些重要特性,如测量不确定度等,不仅取决于测量设备本身,也取决于环境条件、测量程序等,有时还与观测者的技能和经验有关。为此,在选择测量设备时,关键的一点是将整个测量过程作为总体来考虑,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举例说明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一般程序:使用要求→确定测量设备特性要求→选定测量设备→校准→调整→再校准→确认满足要求→交付使用
  例题:计量确认过程的输入有()
  A. 顾客计量要求
  B.测量过程
  C.测量设备
  D.测量设备特性
  答案:AD
  (三)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为控制测量过程的实施,不仅需确定该测量过程预期用途下所要求的特性,还需对这些特性进行分析/控制。测量过程的特性主要包括:最大允许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等等。
  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间隔监控测量过程的实施,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采取改进措施,避免偏离预期的要求。
  测量过程的失控,例如由于核查标准退化或观测者技能不同等引起的问题,可通过一系列后过程活动来揭示,其中包括:控制图分析、趋势图分析、后续检验、实验室间比对、内部审核、顾客反馈等,特别是统计分析技术在测量控制体系中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