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虚先生——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司司长,全国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创始人。
以下为郭司长撰文:
建立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势在必行
从2001年开始,我国实行了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的质量工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它得到了广大质量工作者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今天,当这一制度在日臻成熟,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声音。作为一个从事多年质量管理工作,经历了这一制度诞生全过程的人,有些想法想说出来,仅让大家了解一个制度的诞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便更加重视它,爱护它,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建立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正成为世界潮流
世界上最早实行质量专业资格认可制度的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工作就创新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比如当时佛罗里达州的马丁.马里艾特公司的奥兰多事业部,便兴起了一种叫做零缺陷的质量管理活动。倡导者认为,造成产品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人自身的差错。这里所指的“人”,既包括生产者,也包括管理者,而管理者中,专门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自身的差错,比如把关不严,或者是统计数据的不准确造成的误判,或者使决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往往对生产过程最终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这场运动的普及,随着质量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被人们所认识,大家开始注意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专业人员的素质,对一个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60年代的中期,美国质量学会设置了一种叫做“持证质量工程师”的考试、注册制度,要求在市场调研、开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质量检验、销售服务等领域专门从事质量专业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只有通过统计、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的统一考试,符合条件的才允许上岗。这一制度的建立,立即引起了大公司的认同,像摩托罗拉、施乐公司等积极推行,很快就见到效果。此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陆续效仿。到了20世纪末,已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省)先后建立了质量工程师的考试、注册和就业制度。通常具有这一资格的人再就业上更具有竞争优势。1999年我出访德国时,曾与德国质量学会的负责人就质量工程师的问题交换过意见,据介绍,德国已建立了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制度。负责人说,在德国,包括欧盟的一些国家,凡是有质量工程师“派司”的人不仅找工作有利,待遇上也胜过他人。2000年我到澳洲访问时,也听到澳大利亚标准化协会的负责人谈到类似的看法。可以说,建立质量专业职业资格制度正成为世界潮流。
建立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