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内容
1.审核的启动
(1)指定审核组长
(2)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应形成文件。
审核范围规定了审核的内容和界限,例如:实际位置,受审核的部门,受审核的活动和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
审核准则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可以包括所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
审核目的由审核委托方确定。目的、范围和准则的任何变化应经原各方同意。
(3)确定审核的可行性
审核的可行性应通过考虑策划审核所需的充分和适当的信息、受审核方的充分合作以及充分的时间和资源予以确定。
当确定审核不可行时,应在与受审核方协商后向审核委托方建议替代方案。
(4)选择审核组
当确定审核可行时,应考虑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能力选择审核组,以确保审核组具备所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当决定审核组的规模和组成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审核目的、范围、准则以及预计的审核时间;
②是否合并审核或联合审核;
③为达到审核目的,审核组所需的整体能力;
④适用时,法律法规、合同和认证认可的要求;
⑤确保审核组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并避免利益冲突的需要;
⑥审核组成员与受审核方的有效协作能力以及审核组成员之间共同工作的能力;
⑦审核所用语言以及对受审核方社会和文化特点的理解,这些方面可以通过审核员自身的技能或技术专家的支持予以解决。
若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没有完全具备审核所需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技术专家提供支持,但技术专家应在审核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审核组可以包括实习审核员,但实习审核员不应在没有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审核。
(5)与受审核方的初始接触
与受审核方的初始接触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初始接触的目的是:
①与受审核方的代表建立沟通渠道;
②确认实施审核的权限;
③提供有关建议的时间和审核组组成的信息;
④要求获得相关文件,包括记录;
⑤确定适用的现场安全准则;
⑥对审核做出安排;
⑦对观察员的参与或审核组向导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
2.文件评审
在进行现场审核前应评审受审核方的文件,以确定文件所述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文件可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和记录以及以前的审核报告。评审应考虑组织的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以及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不影响审核实施的有效性,文件评审可以推迟至现场审核开始。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为获得对总体信息的适当了解,可以进行现场初访。
如果发现文件不充分,审核组长应通知受审核方以及有关各方,并决定审核是否继续进行或暂停直至有关文件的问题得到解决。
3.现场审核的准备
(1)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应编制一份审核计划,就审核的实施为审核委托方、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达成一致提供依据。审核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审核目的;
②审核准则和任何引用文件;
③审核范围,包括确定受审核的职能、部门、活动和过程;
④进行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地点;
⑤现场审核活动所需的时间和期限,包括与受审核方管理层的会议以及审核组会议;
⑥审核组成员和陪同人员的作用和职责;
⑦向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
适当时,审核计划还应包括:
⑧确定受审核方的代表;
⑨当使用与审核员和(或)受审核方不同的语言时,说明审核工作和审核报告所用的语言;
⑩审核报告的主题;
(11)后勤安排(交通、现场设施等);
(12)保密事宜;
(13)审核后续活动。
审核计划应经审核委托方评审和同意,并在现场审核活动开始前提交给受审核方。任何经修改的审核计划应当征得各方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2)向审核组分配工作
审核组长应与审核组协商,将受审核的特定过程、职能、场所、区域或活动的职责分配给审核组每位成员。
(3)准备工作文件
审核组成员应评审与其分派的审核任务相关的信息,并准备必要的工作文件,用于审核过程的记录和参考,这些工作文件可以包括:调查表、审核抽样计划以及有关记录信息表格(例如:支持性证据、审核发现和会议的记录)。
工作文件,包括其使用后形成的记录,应至少保存到审核结束。审核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妥善保管涉及保密或知识产权信息的工作文件。
4.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
(1)举行首次会议
应当与受审核方管理层,或者与受审核的职能或过程负责人一起召开首次会议。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首次会议的目的是:
①确认审核计划;
②简要介绍审核活动如何实施;
③确认沟通渠道;
④向受审核方提供询问的机会。
在许多情况下,例如小型组织中的内部审核,首次会议可仅包括对即将实施的审核的沟通和对审核性质的解释。
对于其他审核,会议应当是正式的,并保存出席人员的记录。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