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综合辅导 > 文章内容

探讨如何加强与提高产品质量管理(4)

考试网(www.examw.com)  2009年9月4日  
0
c)要加强对外协、外购厂家产品质量的控制。除了要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外,这里主要指要加强对外协、外购厂家生产过程的监督,尤其对那些产品质量暂时尚可,但还没有较完善的质量治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手段的供方(由于受产品数量、特性的影响,通常承制单位只能选择这样的厂家做其供方)。承制单位要积极帮助这些供方建立完整的质量治理体系,还要不断地将外协、外购产品的使用情况与生产厂家进行沟通,一旦有问题,要促使他们或与他们共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做验证。切忌采取只将外协、外购不合格品简单剔除而不与供方进行沟通的做法。
  3.4.进一步严控操作质量可采取下列方法:
  a)减少人员的流动性,尤其是对那些以手工操作为主、非凡工序较多的产品更应如此,可以针对人员的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工作岗位对人员的吸引力;也可以使用其它方式激励员工热爱本职工作。这比换人操作导致产品质量波动造成承制单位经济损失、声誉的降低而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b)减少产品的流动性。通过合理地编排研制、生产计划,可有效地避免产品的流动性。一旦多个用户提出的产品交付进度重叠,也可与用户先行协调,尽量将交付进度错开。还要加强产品研制、生产前期预备的计划性,避免产品在装配阶段“撞车”。
  c)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可采取本文“3.1”章节的措施。
  d)充分发挥检验人员对产品研制、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作用。应做到3点:
  1)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中)的检验要点及检验方法要规定到位,使检验操作有依据;
  2)检验员亲自操作;
  3)保证检验员数量的充分性。
  3.5.增加产品评审力度可采取下列方法:
  a)评审会的时间要充分,不能仅限于对会议文件的审查,还要对实物产品进行审查。
  b)在评审过程中,不能忽略下述几点:
  1)将输出与输入的文件、产品进行对照,输入包括用户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相应文件,同时对用户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元器件的规格、型号甚至是否在指定的供方购买等内容进行审查;
  2)除了审查最终产品的性能外(究竟只是抽样),还要对产品形成过程的控制情况做重点审查,直接到操作现场审查,效果更佳;
  3)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对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信息,由评审组亲自向用户询问将更加真实可信;
  c)除进行产品出所(厂)质量评审外,还应加强产品生产前状态评审的力度,含原材料/元器件、设备、环境、加工方法、人员资格等方面,将产品质量控制点前移,尽可能地避免后续出现不合格品,而给承制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4.结束语
  
各重点型号产品承制单位,在实际的产品质量治理工作中,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通过不断地熟悉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满足、放心的产品。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