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综合辅导 > 文章内容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用问答(8)

考试网(www.examw.com)  2008年6月2日  

  71、进行现场审查前审查组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在进行现场审查之前,审查组要准备好审查资料并召开预备会。
  有关资料包括:
  (1)审查依据文件。与食品质量安全许可证有关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技术标准等;
  (2)审查工作文件。如审查计划、审查工作通知、企业反馈意见表等;
  (3)企业申请材料。申请表及其他材料;
  (4)抽样单、封条等。
  召开预备会议。即明确审查进度和审查要点,确定人员分工,强调工作纪律和审查人员守则等。
  72、现场审查工作主要包括哪些?
  现场审查工作是指审查组在现场进行审查过程中的全部活动。现场审查主要审查质量管理职责、生产资源、技术文件管理、采购质量控制、过程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内容。审查组在现场审查合格后,要完成发证检验样品的抽取工作。
  73、审查组开展现场审查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审查组开展现场审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5个基本程序:
  (1)召开首次会议。会议由审查组全体人员及被审查企业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由审查组组长主持,介绍审查组成员,说明审查的内容、审查计划,并要求企业进行必要的协助;说明审查组的工作纪律,将“企业生产必备条件审查工作廉洁信息反馈表”交企业负责人,明确企业有权对审查工作组的廉洁性和公正性进行监督。企业领导介绍企业情况。
  (2)现场审查。现场审查的内容按“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审查内容及要求”表中的内容进行审查。审查组成员按照分工同时开展工作,将审查结果记录在“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审查内容及要求”表中。表达方式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暂不考核”4种。如果有的项目审查结果是“基本符合”或“不符合”,就要填写“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不符合项报告”表,在表中写清楚是什么项目不符合或有不足,并由企业负责人签字认可。同时要提出对不符合或有不足项的改进意见。
  (3)产品抽样。抽样的样品应是企业的代销产品,一般在成品库内进行。样品的抽样方法、数量的等要求应按各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的规定进行。填写产品抽样单,样品封好后,由企业到规定时间内安全送到指定的质检机构。
  (4)审查组会议。确认审查记录,核对审查记录的完整性;对分歧意见的讨论和处理;草拟审查报告和审查结论。
  (5)末次会议。现场具体审查工作完成以后,召开末次会议。会议由审查组全体成员及被审查的企业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由审查组组长主持,与企业就审查情况进行沟通,指出不符合或不足的项目,向企业提出改进建议。
  74、对企业质量管理职责主要审查什么内容?
  审查下列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1)企业领导中至少有一名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工作。
  (2)企业应设置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产品检验。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负全责。
  (3)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对有影响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和权限及相互关系。
  (4)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5)检验部门、检验人员能独立行使职权。
  (6)企业应制定管理职责文件和过程控制的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7)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能根据企业情况持续改进,并保持现行有效。
  75、对企业生产资源条件主要审查什么内容?
  审查下列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1)厂房设计合理,能满足生产规程要求。不同性质场所能满足各自的生产功能。生产车间环境整洁,车间地面和设备必须保持清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润滑油、水不得滴漏于车间地面。应定期清理设备中的滞留物料,防止霉变。设备和管道必须严密,防止液体溢漏。厂房具有足够空间,以利于设备、物料的贮存与运输、卫生清理、人员通行。
  (2)生产设备齐全有效,有从原料加工,生产,包装,运输的全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设备。
  (3)企业是否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设备台帐、说明书、履历、档案应保管齐全。设备维护应保养完好,其性能和精度符合生产规程要求。设备维修计划,维修记录齐全。
  (4)企业是否具备检验设备及管理是否有效。化验室必须有能够完成产品出厂检验要求的设备,计量器具应有计量合格标识,在有效期内使用。计量器具的台帐、送检计划、使用记录齐全。
  (5)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等重要岗位负责人,或由经相关技能培训后合格的人员担任,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和食品生产经验。企业领导了解产品质量法规,了解对生产的产品质量应付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应具有食品的专业知识,且有质量管理知识。企业检验人员应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企业的工人应有一定的技术经验,能够看懂工艺操作规程、产品配方等技术文件,对生产设备能熟练操作。企业应对职工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质量管理教育、技术资格考试和健康检查。企业建立职工的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
  76、对企业技术文件管理主要审查什么内容?
  审查下列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1)企业产品标准是否合法有效。是否有产品标准,若干企业标准应当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2)是否有原材料的产品标准或验收标准。
  (3)是否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4)是否有各岗位操作规程。有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又符合现行规章制度的质量技术管理制度。
  (5)是否有专门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企业的质量及技术文件管理。
  77、企业采购质量控制条件主要审查什么内容?
  审查下列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1)采购制度是否健全。企业制定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制度。企业如果是联合体形式,且分公司或生产厂、点生产食品产品的中间产品,由总公司再包装生产,应有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制度。
  (2)采购文件是否齐全。有采购文件记录,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合同、原料技术标准等。
  (3)采购验证制度是否健全。有物资采购文件和进货检验规定动作,对进厂的主要原材料进行验证,提供检验、验证记录和报告以及接受或拒收的处理意见和审批手续。
  78、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主要审查什么内容?
  审查下列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1)工艺管理是否健全。企业应有各车间管理制度;相对应各车间量化的考核文件,对各车间的考核记录,对不合格品的管理制度,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包括不合格品的鉴别、文件记录、隔离、处理文件。
  (2)质量控制点是否明确有效。应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工序或关键点在工艺流程图中明确标出,在关键工序和关键工段的工人能严格操作,认真记录。因设备或其他原因中断生产时,必须严格检查该批产品,如不符合标准按不合格产品处理。
  79、对产品质量检验条件主要审查什么内容?
  审查下列内容是否符合条件要求:
  (1)检验管理是否健全有效。企业设立的质量检验机构要有独立行使检验的权利。企业根据产品标准要求,建立质量保证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企业对某些项目无检验能力,是否与经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质量检验机构签定了委托检验协议书。
  (2)过程检验是否合理有效。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做好检验记录。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交下段工序,严格按制度处理,处理后重新检验。原料到厂后,企业质量检验机构指定专人按抽样规程检验。不合格原料不用于生产。
  (3)出厂检验是否健全有效。企业严格按产品的国家标准及相应的企业标准要求,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出厂;检验合格,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准予放行。
  (4)检验设备的配备是否符合产品实施细则的要求,检验设备是否经过计量检定并在有效期内。检验记录是否真实、齐全。
  80、在审查组实施现场审查工作的时间要求?
  审查组进行现场审查所需时间,视企业的规模和申证单元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对一个企业一个申证单元的审查时间不得超过两天。审查组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量缩短现场审查时间。这样有利于工作的高效率,减轻企业的负担。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