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的对策
目前,我国成本管理的现状与信息时代市场经济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是很不相适应的,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改革和完善我国成本管理的对策可概括为:
(一) 改革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是以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为主要依据所做的判断,核算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成本管理水平。首先,由于生产电脑化、自动化,产品成本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直接人工成本所占比重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重上升,所以可以将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项目合并设立加工费用项目。另一方面,制造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项目可以单列项目核算,如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的变化是影响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所以成本核算的重点应集中在制造费用的核算上。其次,企业应在传统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利用新的成本计算方法。
1. 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是将企业各具特征的生产活动看成是一种作业,强调成本起因于各个作业活动,而将各作业成本按各自的标准分配于不同的产品,就形成了产品成本。其特征如下: (1) 成本归集按各个作业进行。(2) 分别选择合理的作业分配标准。(3) 成本计算体系不再按各生产部门进行,而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将各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再加上各作业分配而来的作业成本计算求得。
2. 采用生产能量成本计算法。该方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区别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是为满足短期决策的需要。其特征是: (1) 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2) 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可以事先估计,便于利用预计分配率。(3) 成本项目可分为直接材料与制造费用两类,这种分类不影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划分。
3. 采用定额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就是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1) 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控制。(2) 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3) 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