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初级 > 初级知识 > 文章内容

2010年质量资格考试之质量管理学的问答题(8)

考试网(www.examw.com)  2010年4月24日  
0
  49、生产制造的质量职能是什么?
  就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法、料、环境和测量的控制,稳定地、经济地生产出符合设计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
  50、对生产制造过程有哪些具体要求?
  (1)应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验证使其能够生产出符合规范的产品。必须识别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与产品或生产制造过程特性有关的作业,对这些作业进行必要的控制以确保这些特性符合规范要求或进行适当的修改或改进。
  (2)对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辅助材料和设施应规定一定的限度并控制和验证。
  (3)产品搬运应适当地计划、控制,对进厂的材料,在加工材料和最终产品的搬运应有具体文件的规定或制度,以便应用于交货直到产品投入使用。
  51、如何计算计量值数据特性值的工序能力指数?
  (1)当给定双向公差,质量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相一致时:=——工序能力指数;——公差;——标准偏差;——公差上限;——公差下限。
  (2)当给定双向公差,质量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不一致,即存在中心偏移量()时,用表示:式中:——工序能力指数——公差;——标准偏差;
  (3)当给定单向公差的上限时,常采用公式:
  (4)当给定单向公差的下限时,常采用公式:
  52、工序质量分析的意义是什么?考试用书
  工序质量以及工序能力指数的测定和分析,对于产品设计、工艺制订、计划安排、生产调度和技术改造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对比各种工艺方法,选择适合于目前设计要求的工艺手段。
  (2)了解设备能力与工艺要求的关系,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购置新设备或改造现有设备。
  (3)协调互相关联的各道工序,研究工序能力与生产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消除薄弱环节。提高生产能力,缩短生产时间。
  (4)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和操作规程,并确定特殊工艺的加工方法。
  (5)提供关键工序能力的数据信息,以便供给设计和工艺人员,作为制订各有关计划时的依据资料。
  53、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由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可知,影响工序能力指数有三个变量:即产品质量规范(公差范围T);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的偏转量;工序加工的质量特性值分散程度,即标准偏差(S)。因此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有三个:减少中心偏移量;减少标准偏差;增大公差范围。
  54、减少中心偏移量的措施有哪些?
  (1)通过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大量连续生产过程中由于工具磨损、加工条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偏移的规律,以及进行中心调整,或采取设备自动补偿偏移或刀具自动调整和补偿等。
  (2)根据中心偏移量,通过首件检验,可调整设备、刀具等的加工定位装置。
  (3)改变操作者的孔加工偏向下差及轴加工偏向上差的倾向性加工习惯,以公差中心值为加工依据。
  (4)配置更为精确的量规,由量规检验改为量值检验;或采用高一等级的量具检验。
  55、减少分散程度,提高工序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1)修订工序,改进工艺方法,修订操作规程,优化工艺参数,补充增添中间工序,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2)检修、改造或更新设备,改造、增添与公差要求相适应的精度较高的设备。
  (3)增添工具、工装,提高工具、工装的精度。
  (4)改变材料的进货周期,尽可能减少由于材料进货批次的不同而造成的质量波动。
  (5)改造现有的现场环境条件,以满足产品对现场环境的特殊要求。
  (6)对关键工序、特种工艺的操作者进行技术培训。
  (7)加强现场的质量控制,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或推行控制图管理;开展QC小组活动;加强质检工作。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