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1)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2)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
(3)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4)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1)推动科技创新。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3)发展绿色产业。
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要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1)推进节能减排。
(2)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资源节约。
五、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严格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多还旧账,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1)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2)全面推进污染防治。
(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健全法律法规。
(2)完善标准体系。
(3)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4)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5)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6)完善经济政策。
(7)推行市场化机制。
(8)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健全政绩考核制度。
(10)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统计监测、执法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统计监测。
(2)强化执法监督。
八、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
(1)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2)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3)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勇于探索和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1)强化统筹协调。
(2)探索有效模式。
(3)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4)抓好贯彻落实。
2019咨询工程师培训招生:含四科精讲班+冲刺班+习题班;包含全真摸底评测(评测后老师点评),助力备考
查看详情 | 进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