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项目申请报告和资金申请报告的编制
第一节 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
一、项目申请报告的含义和作用★★★
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请书)是企业投资建设政府核准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2016年11月30日)要求,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核准机关应当从是否危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等对项目进行审查。
项目申请报告的作用:是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回答项目建设的外部性、公共性事项,包括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为核准机关对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
关注2020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报名相关信息,请加入中华考试网咨询工程师学习群:294312692
二、项目申请报告的类别★★★
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
1.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应当编制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请书),取得依法应当附具的有关文件,按照规定报送项目核准机关。
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①项目单位情况;
②拟建项目情况;
③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④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
2.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外商购并境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增资及再投资项目等各类外商投资项目,拟申请核准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编制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
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项目及投资方情况;
②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③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含增资)3亿美元及以上限制类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中总投资(含增资)20亿美元及以上项目报国务院备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含增资)3亿美元以下限制类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
3.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
境外投资项目实行核准管理的范围是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敏感类项目。
敏感类项目包括: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和涉及敏感行业的项目。
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
①与我国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
②发生战争、内乱的国家和地区;
③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等,需要限制企业对其投资的国家和地区;
④其他敏感国家和地区。
敏感行业包括:
①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维修;
②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
③新闻传媒;
④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和有关调控政策,需要限制企业境外投资的行业。
敏感行业目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机关是国家发展改革委。
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
①投资主体情况;
②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投资目的地、主要内容和规模、中方投资额等;
③项目对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分析;
④投资主体关于项目真实性的声明。
项目申请报告的通用文本以及应当附具的文件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四、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要求★
注:此处新版教材内容变化较大
项目申请报告可以由项目单位自行编写,也可以由项目单位自主委托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编写。
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要重点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不必详细分析和论证项目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由企业自主决策的内容。
项目申请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要满足评估机构进行项目评估和有关核准部门进行核准的要求。
五、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内容★★
(一)项目单位及拟建项目情况
1.项目单位情况
2.拟建项目情况
(二)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
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尾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能源和水资源节约以及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资源能源再利用与再循环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及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和环境现状
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承载力、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和环境容量状况等,明确项目建设是否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以及与相关规划环评结论的相符性。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包括生态破坏、特种威胁、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及环境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治理措施,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根据项目情况,提出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4.特殊环境影响
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四)经济影响分析
1.社会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折
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等角度,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行业影响分析
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尤其对产能过剩行业应注重宏观总量分析影响,避免资源浪费和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是否符合重大生产力布局等进行论证。
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对当地产业支撑作用和贡献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对于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五)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其中要对就业效果进行重点分析。
2.社会适应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提出改进性方案。
3.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重点针对拟建项目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在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提出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判断风险等级基础上,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4.其他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针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其他社会因素进行社会风险分析,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社会关系、规避社会风险、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