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 )
A.《礼记·祭义》 B.《论语》
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D.《尚书》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
A.引起行为 B.改变态度
C.沟通情感 D.交流信息
3.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被称为( )
A.论题 B.立论
C.论据 D.驳论
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需要说明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的方法是( )
A.分类说明 B.定义说明
C.比较说明 D.概括说明
5.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是( )
A.行动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直接描述
6.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称为( )
A.借助说明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D.借助描述抒情
7.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称作( )
A.比拟 B.借代
C.暗喻 D.借喻
8.下列属于句子成分排比的是( )
A.主语的排比 B.谓语的排比
C.补语的排比 D.宾语的排比
9.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
A.短句 B.简单句
C.散句 D.复杂句
10.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乔治·E·帕克 B.爱德华·伯内斯
C.艾维·李 D.雷克斯·F·哈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