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新青年》:(第1卷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2、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18年陈独秀与李大大钊合办《每周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陈独秀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陈独秀把《新青年》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这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的集合点”。
3、李大钊:是《新青年》团体中和陈独秀并肩战斗的一员猛将。他在《甲寅》上发表《孔子与宪法》一文,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将孔教写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提出了历代封建帝王利用孔子为偶像来巩固其专制政治的目的。李大钊首先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他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在报刊上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4、鲁迅:是《新青年》团体中的又一员猛将。他给《新青年》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又在《新青年》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说。鲁迅的白话文学作品,树立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使文学创作与反封建主义斗争紧密结合,“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5、《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易白沙在《新青年》上发表长篇政论《孔子平议》,是该刊的第一篇批孔文章。
6、《新青年》的另一主要撰稿人吴虞写的《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礼教》等,比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为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内在联系。他被誉为“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7、1917年初,《新青年》上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胡适是《新青年》倡导新文学和白话文的主将之一,曾被称为“白话圣人”。紧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反对“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为封建主义服务的旧文明。1919年《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撰写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这是坚持反封建文化运动的战斗宣言,也是《新青年》前期思想宣传的基本总结。
8、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决定另外创办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每周评论》。它和《新青年》相互配合补充,《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重在批评事实”。《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每周评论》大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它配合《新青年》,支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明的斗争。《每周评论》不仅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而且在报纸类型上也是一种创新。它是4开4版小型报纸,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尤其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9、《每周评论》第一次把这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称为“五四运动”,赞扬它是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举”。它是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
10、《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它把传播、研究、施行世界革命的新思潮作为根本任务,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是《湘江评论》最突出的特点。李大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读者把它比做是“湘江的怒吼”。反动势力攻击它是“异端邪说”。
11、毛泽东写的长篇政论《民众的大联合》,反映了毛泽东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