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法学类 >>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章节重点:第3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16日]  【

自考《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章节重点:第3章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

  识记: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拗口国家对较长时期(如10年、20年或更长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部署和安排,它关系到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指导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据。

  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包括的基本要素;

  答:一个完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般包括以下要素:

  1.战略方针;

  2.战略目标;

  3.战略重点;

  4.战略布局;

  5.战略步骤;

  6.战略措施。

  3.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

  答: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观强调“发展目标的社会化”,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探寻发展的内涵,丰富了发展的内容。社会与协调发展观认为,发展不仅包括物质财富数量的增多,还包括以物质财富增长为基础的整个社政治、文化待诸领域的进步,同时也是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答: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1.发展原则;

  2.公平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共同性原则。

  5.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1.广阔的国内市场前景;

  2.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4.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5.稳定的政局和渐进式的改革的推进。

  6.中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答: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相比,我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以下特点:

  1.战略指导思想比较稳健务实;

  2.战略目标选择的视野更加开阔;

  3.战略重点明确且符合国情;

  4.战略措施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5.战略步骤稳妥渐进。

  7.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概念;

  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一国政府根据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规划期的实际情况,对规划内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体的具体部署和安排。

  8.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体系。

  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体系主要包括:

  1.反映宏观经济发展总量目标的综合指标;

  2.反映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结构指标;

  3.反映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指标;

  4.反映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目标的指标。

  领会:

  1.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答:美国经济美学家W.W.罗托斯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大众高消费阶段。后来,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增长阶段》一书里,他增加了第六个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六个阶段,是从生产国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演变的角度进行划分的,体现了人因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侧面。

  2.波特的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

  答:1990年,美国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里,从增长要素的角度,将各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一般的廉价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投资导向阶段。从政府到企业都具有积极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3.创新导向阶段。各种产业和产业环节中的竞争开始深化和扩大,竞争的焦点体现在技术与产品的差异上。

  4.财富导向阶段。在前三个阶段大量积累财富基础上经济走入衰退的阶段。

  3.科特勒的国家内在能力理论;

  答:科特勒提出的影响每个国家内在能力的因素有:

  1.文化态度与价值观;

  2.社会融合性;

  3.要素禀赋;

  4.产业组织机构;

  5.政府的领导。

  4.国际竞争力理论;

  答: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在国家这一层次上创造增加值、促进国民财富的可持续增长的综合能力。国际竞争力评价是一个全新的系统量化概念,为考察一国的综合发展能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2001年以前,IMD国际竞争力包括八个要素: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

  2001年以来IMD采用了四大要素体系公布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它们是:

  1.经济绩效:国内经济(规模、增长、财富、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价格;

  2.政府效率:公共开支、财政政策、制度框架(央行、政府、司法)、商业环境(市场开放和被管理程度、对竞争秩序的维护、酱市场的监管)、教育;

  3.商业效率:生产率、劳动力市场(成本、劳资关系、劳动技能)、金融市场、管理效率、全球化的影响;

  4.基础设施: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研基础设施、卫生与环境、价值体系。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