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1-2
答: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2.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2-3-38
答:
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1)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
(2)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3)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一直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维新变法。
3、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4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5-3-93
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自考免费资源下载尽在: weibo.com/hbksedu
44.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8-1-151
答:
没收官僚资本,对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它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2)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45.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9-3-194
答: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
(1)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2)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3)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4-2-64
答: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特点: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服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47.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什么?7-3-143
答: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2)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3)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