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高级财务会计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章节试题及答案:第6章_第5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20日]  【

  计算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396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99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7年颁布的新税法规定,自20×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   该公司20×7年利润总额为6 000万元,涉及所得税会计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7年1月1日,以2 044.70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票面金额为2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年实际利率为4%,到期日为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   (2)20×6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支付购买价款、运输费、安装费等共计2 400万元。12月26日,该设备经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20年。假定甲公司该设备预计净残值和采用的折旧方法符合税法规定。   (3)20×7年6月20日,甲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被环保部门处以300万元罚款,罚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20×7年9月12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某股票;支付价款500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20×7年10月10日,甲公司由于为乙公司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乙公司未如期偿还借款,而被银行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担保责任。12月31日,该诉讼尚未审结。甲公司预计履行该担保责任很可能支出的金额为2 2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为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发生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预计20×7年1月1日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将在20×8年1月1日以后转回。   ②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处理。   ③甲公司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1)根据上述交易或事项,填列“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2)计算甲公司20×7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3)计算甲公司20×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4)编制甲公司2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应纳税所得额

  =6 000-(1)81.79+(2)120+(3)300-(4)500+(5)2 200

  =8 038.21(万元)

  应交所得税=8 038.21×33%=2 652.61(万元)

  (3)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96÷33%+120)×25%=33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330-396=-66(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990÷33%+500)×25%=8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75-990=-115(万元)

  所得税费用=2 652.61+66-115=2 603.61(万元)

  (4)借:所得税费用          2 603.61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652.61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

  [解析]: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A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每年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税费。有关资料如下:   (1)2008年6月10日,A公司对一栋办公楼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办公楼的原价为2 500万元,会计上原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已累计计提折旧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上折旧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上一致。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210万元,领用一批自产产品,成本为30万元,市场价格为40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薪酬153.2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该办公楼改扩建工程于2008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公司对改扩建后的办公楼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认可该办公楼折旧年限的变更。   (3)2008年12月31日,A公司以经营租赁方式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赁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180万元,每年年末收取租金,第1年租金于2009年末收取,租赁期开始日为2008年12月31日。A公司对租出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出租后,该厂房仍按照原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   (4)2010年1月1日,A公司有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已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上述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0年1月1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为2 350万元。   (5)2010年12月31日,该项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270万元。   (6)2011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A公司将该房地产出售给B公司,合同价款为2 500万元,B公司已用银行存款付清。   (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要确认所得税影响额)   要求:   (1)编制A公司办公楼改扩建的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2008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3)编制2009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4)编制2010年1月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5)编制2010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6)编制2011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1)

  借:在建工程 2 000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 2 500

  借:在建工程 400

  贷:工程物资 210

  库存商品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40×17%)

  应付职工薪酬 153.2

  借:应付职工薪酬 153.2

  贷:银行存款 153.2

  借:固定资产 2 400

  贷:在建工程 2 400

  (2)200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0

  贷:累计折旧   30

  借:投资性房地产   2 400

  累计折旧   30(2 400/20×3/12)

  贷:固定资产   2 4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0

  (3)2009年12月31日:

  借:其他业务成本   120(2 40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4)2010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3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50

  3.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所得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第四季度,甲公司发生的与所得税核算相关的事项及其处理结果如下:   (1)甲公司2010年12月接到物价管理部门的处罚通知,因违反价格管理规定,要求支付罚款100万元。甲公司已记入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同时确认了其他应付款100万元,至2010年末该罚款尚未支付。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100×25%)。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2)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 800万元,至年末已全额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 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甲公司针对超过部分进行了纳税调整,未做其他处理。   (3)甲公司年末计提产品保修费用40万元,计入销售费用,预计负债余额为40万元。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抵扣。甲公司对此预计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40×25%)。   (4)甲公司2010年10月8日从证券市场购入股票3 000万元,占发行股票方有表决权资本的2%,准备长期持有,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3 200万元,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200×25%),同时记入了当期损益。   (5)甲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值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会计的规定相同。由于技术进步,该设备出现了减值的迹象,经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甲公司在2010年末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60×25%)。   (6)甲公司于2010年10月1日开始一项新产品研发工作,第四季度发生研发支出3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的支出为100万元,该研究工作年末尚未完成,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50×25%)。   按照税法规定,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中费用化部分可以按1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部分在摊销时可以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其他资料:   根据甲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预计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事项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

  (1)事项1处理不正确。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不允许税前扣除,则该项负债相关的支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元-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0=100万元。因此,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由于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甲公司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是不正确的。

  (2)事项2处理不正确。由于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应针对超过部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甲公司正确的处理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4 800-30 000×15%)×25%]。

  (3)事项3处理正确。负债的账面价值40万元,因按照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40-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40=0,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4)事项4处理不正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 200万元,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000万元,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依据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规定,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同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甲公司同时记入当期损益是不正确的。

  (5)事项5处理正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20万元(600-600÷10×2-60),资产的计税基础为480万元(600-600÷10×2),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依据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规定,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是正确的。

  (6)事项6处理不正确。对于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开发支出(如“三新”技术开发),在形成无形资产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成本为研究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而因税法规定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则其计税基础应在会计入账价值的基础上加计50%,因而会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但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所以甲公司确认12.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正确。 甲公司正确的处理是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解析]: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