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真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g-24A1-27S-32c1-35.5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铜变成铜绿c.湿衣服晒干D.胆矾研碎成粉末
【答案】B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冰雪融化是固态的水变为液态的水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该变化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湿衣服晒干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胆矾研碎成粉末是胆矾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B。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B.豆浆c.冰水混合物D.水泥砂浆
【答案】c
【解析】A、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B、豆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故是混合物,故错误;
c、冰和水都是由水组成的,故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故是纯净物,故正确;
D、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故是混合物,故错误。故选c。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错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正确;
c、胶头滴管在使用时要注意垂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故错误;
D、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错误。故选B。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B.任意排放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c.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
【答案】c
【解析】A、农业上施加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但是要合理施加,不能过量,否则会污染空气或破坏土壤,故错误;
B、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c、大量植树造林可以防止空气污染,改善空气环境,故正确;
D、生活垃圾应该集中处理,合格后排放,随意掩埋生活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故选c。
5.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应用原因分析
A6000L氧气可加压装入40L钢瓶中氧分子变小了
B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炼铁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D用飞机在云层中撒布干冰,实施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放热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分子之间有间隙,可以被压缩,氧气被压缩是由于氧气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大小和种类没有变化,故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可以在自来水厂用于净化自来水,故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夺氧能力,具有还原性,故可以冶炼金属,故错误;
D、人工降雨的过程是将干冰洒在云层,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是水蒸气液化为小水珠,形成雨水,故错误。故选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甲烷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答案】A
【解析】A、化学反应常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A正确;
B、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不会被降低,而水的灭火原理是用水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故可以灭火,故错误;
c、甲烷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表示最理想的燃料,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故错误;
D、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有毒性,故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故选A。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
pH3.5~4.52.9~3.36.3-6.67.6~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要补充维生索可以多吃鸡蛋清
c.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答案】D
【解析】根据pH值的大小将溶液分为酸性、中性、碱性,pH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显酸性,pH=7的溶液显中性;A、鸡蛋清的pH显碱性,牛奶的pH7,显酸性,故错误;B、鸡蛋中富含有的营养素是蛋白质,不是维生素,维生素主要富含在蔬菜和水果中,故错误;c、pH值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pH范围为2.9~3.3,葡萄汁的pH值是3.5~4.5,故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的酸性强,故错误;D、胃酸过多是由于胃液中的稀盐酸过多,故不能继续饮用酸性的葡萄汁和苹果汁,故正确。故选D。
8.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6nco2+5nH2o淀粉+6no2根据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属于有机物B.淀粉中含有碳、氢、氧、氮元素
c.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D.淀粉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6
【答案】A
【解析】A、淀粉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故淀粉是有机物,故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碳、氧、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氮元素,故淀粉中一定没有氮元素,故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不能带g,故错误;
D、反应物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6n、10n、17n,生成物中除淀粉外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12n,故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为6n、10n、5n,故淀粉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5,故错误。故选A。
9.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到一种外形似金子的锌铜合金(俗称黄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o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B.黄铜熔点比铜与锌的熔点都低
c.该变化过程中有化合反应D.通过观察颜色可鉴别金子与黄铜
【答案】B
【解析】A、氧化亚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设铜元素是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2x+(-2)=0,得x=+1价,故错误;
B、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合金的熔点比组成纯金属的熔点低,故黄铜熔点比铜与锌的熔点都低,故正确;
c、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可能发生的反应有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碳与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温度需要达到1000℃,故碳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反应中没有化合反应,故错误;
D、黄铜与金子的外观颜色非常相似,故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金子与黄铜,故错误。故选B。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c.将t2℃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
D.t1℃时,5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g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错误;
B、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故错误;
c、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t2℃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物质仍是饱和溶液,丙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D、由图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5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的质量为30g,故t1℃时,5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80g,故错误。故选c。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Na2co3、Hcl、H2So4B.kcl、Nacl、Na2So4
c.Fecl3、NaoH、kNo3D.Hcl、NaoH、ca(oH)2
【答案】c
【解析】A、能与其他两种物质都反应放出气体的是碳酸钠,而稀盐酸和稀硫酸不能鉴别,故错误;
B、三种物质均不发生反应,故不能鉴别,故错误;
c、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可以根据颜色先确定氯化铁,另外两种物质中能与氯化铁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另一种是硝酸钾,故可以鉴别,故正确;
D、稀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但是均无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故错误。故选c。
12.某材料只含金属镁和铝,课外小组为测定该材料中g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取102g材料完全溶于盐酸得到溶液,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NaoH固体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材料中g的质量分数为()[查阅资料:Al(oH)3沉淀可以和NaoH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A.23.53%B.42.65%c.21.32%D.47.06%
【答案】D
【解析】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是136g,当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铝沉淀与氢氧化钠反应,沉淀的质量减少,故说明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设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则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136-x
Al(oH)3+NaoH=NaAlo2+2H2o
7840
136-x40
=,解得x=58g
设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y
g-----g(oH)2
2458
y58g
=,解得y=24g,
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24÷(102÷2)×100%=47.06%,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