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生物 >> 生物模拟题 >> 四川生物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四川中考生物一轮专项训练试题第八套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6年1月11日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3. 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 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 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 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4.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6.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导致纯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家族遗传现象的疾病 B.在出生时就表现出的疾病

  C.均由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 D.染色体上的基因改变引起的

  8. 对摩尔根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

  C.萨顿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9.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10.右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 ②④

  12.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

  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B.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

  C.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降低血糖浓度

  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过程不一定要经过反射弧

  B.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C.突触小体内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D.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较短,但范围较广

  14.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5.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首页 1 2 3 4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