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19分)
15.(4分)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在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水蒸气是通过__做功__的方式减小其内能的.
(2)如图2所示,电阻箱的电阻是__1783__Ω.
(3)如图3所示,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__分子间存在引力__.
(4)如图4所示,在旷野里试听“土电话”说明了__固体可以传声__.
16.(8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ρ甲>ρ乙>ρ盐水>ρ水)、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 |
|
|
|
|
|
|
次数 |
物体 |
物体重 |
|
|
|
|
力/N |
液体密 |
|
|
|
|
|
度g/cm3 |
物体浸在液体 |
|
|
|
|
|
中的体积/cm3 |
物体浸在液体中时 |
|
|
|
|
|
测力计的示数/N |
物体浸在液体中 |
|
|
|
|
|
所受的浮力/N |
|
|
|
|
|
|
1 |
甲 |
4 |
1.0 |
40 |
3.6 |
0.4 |
2 |
甲 |
4 |
1.0 |
60 |
3.4 |
0.6 |
3 |
甲 |
4 |
1.0 |
100 |
3.0 |
1.0 |
4 |
甲 |
4 |
1.2 |
100 |
① |
② |
5 |
乙 |
2 |
1.2 |
100 |
0.8 |
1.2 |
(1)在第4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0.2__N,表格中①的数据为__2.8__N,②的数据为__1.2__N.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液体的密度__有关.
(3)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的关系时,应分析比较__4、5__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__无关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7.(7分)小明同学要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整个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按照图甲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很大.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原因是__R0断路__.
(2)排除故障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0=__6__Ω.接下来小明调整变阻器的滑片继续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__.
(3)小明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另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但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小华帮他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先闭合开关S、S1,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再__断开S1__,记下电压表示数U2.则Rx=__U2(U1-U2)·R0__(表达式用测得的量与已知量表示).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
18.(8分)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100 cm2,重为6 N的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20 cm深的某液体.将一体积为400 cm3的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 N,让物体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5.2 N.(柱形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物体未接触容器底.g取10 N/kg),求: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2)筒内液体密度.
(3)物体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解:(1)F浮=G-F拉=10 N-5.2 N=4.8 N;(2)因为浸没,所以V排=V物=400 cm3=4×10-4 m3,由F浮=ρ液gV排得ρ液=gV排(F浮)=10 N/kg×4×10-4 m3(4.8 N)=1.2×103 kg/m3;(3)液体的体积V液=100 cm2×20 cm=2000 cm3=2×10-3 m3,液体的重力G液=m液g=ρ液V液g=1.2×103 kg/m3×2×10-3 m3×10 N/kg=24 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液+G容器+G物)-F拉=(24 N+6 N+10 N)-5.2 N=34.8 N,受力面积S=100 cm2=10-2 m2,p=S(F)=10-2 m2(34.8 N)=3480 Pa
19.(8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及灯泡L的电阻均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20 Ω.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1)电源电压;
(2)R2的电阻;
(3)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解:(1)S1、S2均闭合,滑片P滑到b端时,R2被短路,灯L与R1并联,由题意得:I=1 A,IL=0.2 A,∴I1=I-IL=1 A-0.2 A=0.8 A,U=I1R1=0.8 A×20 Ω=16 V;(2)S1、S2均断开,滑片P置于变阻器中点时,R2与RaP串联,R总=I′(U)=0.4 A(16 V)=40 Ω,∴R2=R总-RaP=40 Ω-10 Ω=30 Ω;(3)由P=R(U2)可知,U一定,当R总最大时,电路功率P最小,∴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滑到b端时,R1与R2串联,此时R总最大,R总=30 Ω+20 Ω=50 Ω,P最小=R总(U2)=50 Ω((16 V)2)=5.12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