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物理 >> 物理模拟题 >> 广东物理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试题16_第3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17日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07•成都)由于电压和电阻两者都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用实验研究它们的关系时,可以先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然后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最后总结出了欧姆定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以下问题的研究中: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

  ②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③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

  其中,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 ①③ (填序号).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比较思想;控制变量法.

  分析: 控制变量法就是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答: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变量较多,应采取控制变量法.

  ②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得出的,采取实验推理法.

  ③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因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因素较多,应采取控制变量法.

  ④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因磁场实际存在,但不能看到.引入“磁感线”的研究,采用的是模型法.

  所以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有①和③.

  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注意区分物理研究的方法在不同物理知识点上的应用.

  12.(1)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想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是:  ④③②⑥⑤① (填序号).

  (2)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建立猜想和假设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测量体温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环节.

  解答: 解:(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故顺序为④③②⑥⑤①;

  (2)王老师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是作出猜测,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获取事实与证据.

  故答案为:(1)④③②⑥⑤①;(2)建立猜想和假设;获取事实与证据.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环节的了解和掌握.分析此类问题时,首先要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及其内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以识别或运用.

  13.(2011•东湖区模拟)学习物理离不开数学方法的支持,例如,有些物理量之间的比值就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可以把它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在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利用这种方法定义的有速度、密度、 压强 等.还有些物理量是由两个物理量的乘积定义而来的,如: 功 .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很多新物理量都是采用的此种方法;

  而乘积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积”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解答: 解: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利用的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进行定义的;

  密度是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利用的是物体质量与体积之比进行定义的;

  压强的定义方法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是利用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定义的;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利用的是做功与做功时间之比来定义的;

  有时也采用两个物理量的乘积来定义新物理量,比如功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来定义的.

  故答案为:压强;功.

  点评: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方法中比值定义法和乘积定义法的理解,结合所学的初中物理量进行分析解答.

  14.(2011秋•工业园区期末)物理学研究中常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

  (1)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大小,这是运用了 转换法 的方法:

  (2)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为了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一个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原来电路中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这是运用了 等效替代法 的方法.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

  分析: 对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熟悉其本质特征,然后进行判断.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等效的、容易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方法.

  “类比法”是指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上的相似,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的关系的思维方法;

  “转换法”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解答: 解:

  (1)导体中有无电流通过以及电流的大小,不能直接观察,但导体中有电流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可以使灯丝发光、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却可以直接观察.用灯丝是否发光、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偏转角度大小间接判断电路中有否电流、电流大小如何,采用的是转换法.

  (2)在电路中,一个电阻产生的效果可以代替所有电阻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也可以是多个电阻共同产生的效果代替一个电阻产生的效果,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为:转换法;等效替代法.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能够识别和应用.

  15.(2011秋•涟水县期中)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通常经历的环节有: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 设计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 收集证据 ,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交流和合作渗透于探究过程之中.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实验探究题.

  分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环节:

  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

  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核心.

  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加强实验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导,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

  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

  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解答: 解:

  在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答案做出假设的前提下,要判断假设的正确与否,需要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记录,收集与实验课题有关的证据,为最终分析假设是否正确提供实验支持.

  故答案为:设计实验;收集证据.

  点评: 分析此类问题时,首先要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及其内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以识别或运用.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