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一地在明代276年间曾37次出现灾疫,且多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之后,尤以万历、崇祯两朝为甚。疫灾常常与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尤与饥荒并发的频率最高。战祸一起,疮痍满目,疫疠丛生。面对频发的灾疫,朝廷常常发布诏令减免税粮田租,也常发帑赈济直接救济灾民,减缓灾情。在疫病流行时期,军营将士会食用特定草药预防疫病,并将染病患者与健康士兵隔离开来,以免扩大传染。地方官府常常采取施医送药的救疗手段,扩大救疗面。明朝时对疫病发生虽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但仍然存在以天命解释灾难和疫病发生的情况,认为天意不可违,因而一些地方官也常采用斋戒祈祷的方法驱避疫气。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不避疫气,不辞劳苦,施医送药。深受儒家爱民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也主动出资出力,救助于民。——摘编自张丽芬《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
材料二:14至17世纪中期,伦敦先后爆发过20多次大小瘟疫。面对最初的黑死病疫情,教皇亲自设计弥撒驱逐瘟疫,教会则通过教堂担负起医疗救治的责任。政府规定严禁暴尸街头,死者必须深埋;限制出入病疫区。许多地方当局还规定有传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风熏蒸、曝晒消毒,并向民众普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英王对疫病重灾区免除征税,同时发布公告严控伦敦城内的屠宰活动,禁止污血流入街道或泰晤士河。随着疫病的扩散,政府进一步制定卫生法规,管制医药行业,推进医疗的正规化进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医院。城市也开始设置清道夫清扫街道。到了16世纪,关注公共健康成了欧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魏晨光《从黑死病反观14—17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状况》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山西地区防治疫情的措施和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4—17世纪英国应对疫情措施的背景并说明“卫生革命”的意义。
【答案】
(1) 措施(12分)
① 政府减免税收
② 发放钱赈济灾民
③ 针对疫病施医送药
④ 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⑤ 斋戒祈祷趋避疫病
⑥ 民间医生与儒生救助灾民
作用(2分)
① 一定程度防控了疫情,缓和社会矛盾
② 扩大了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影响
(2) 背景(8分)
① 宗教观念的影响
②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③ 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④ 封建王权的发展
意义(3分)
① 促进城市化发展
② 提高公民卫生意识
③ 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